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思维导图清洗
思维导图生成
图片加框
文件目录变图片
二维码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征集|杨浦七梦 · 讲讲你读书在杨浦的事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YzMzEwMQ==&mid=2649517113&idx=4&sn=9b584f0d9dbf56bb521a0154e5321030&chksm=88851a1bbff2930dbab013b5a3fd608c05acae7ab645f1de22ca302363ff75a0c1457d445983&scene=27#wechat_redirect
作者
市政厅
时间
2019-08-31 22:33:26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今年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与公众“相遇”的时间越来越临近了。这次的地点位于杨浦滨江地带。杨浦曾是上海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承载着百年工业的华丽绮梦。这里有
河流、工人、纺织、体育、教育、音乐、消遣
,但一度淡出公众视线许久。
借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契机,澎湃新闻栏目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携手,发起
“杨浦七梦”
的项目。希望借助七组研究和创作,勾勒出曾经生活、工作在此地的人们,与此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如今又对此怀有怎样的梦想。成果将于9月底至11月底在原烟草仓库的“绿之丘”展出,并期待纳入更多观展者的讲述。
作为“杨浦七梦”的创作研究者之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潘霁认领了
“教育”
作为自己的关键词。潘霁从小居住在邯郸路复旦大学附近,在此地读完了小学与初中。成年后,潘霁去美国和新加坡等地学习工作多年后,又回到国内。此后在国定路上的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校全职工作。
众所周知,杨浦是上海高校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复旦、同济、上财等多所百年知名高校都聚集于此。更可贵的是,杨浦有着丰富且均衡的教育资源,全市顶尖的小学、初中、高中,也有不少在杨浦。
潘霁刚好见证了杨浦教育空间的变迁。当他重回青少年居住过的地方时,发现这片空间发生了很多变化。
七十年代复旦大学的师生生活 图片来源:
复旦大学公众号
比如,原本这里几所大学所属的教师宿舍区,与周边教学楼、菜场、书店、公园和操场等设施杂糅在一处,教学科研与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的空间区隔感并不是很强,文人群体与周围社区的互动,为这块地方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传奇”故事。
菜场、书店、餐馆、教学楼杂糅的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
后来,教学科研与日常生活被划分到不同的功能空间。五角场众多大型商场入驻,商业区和生活区逐渐分离开,考研大军的增多使高校附近的宿舍区开始在市场交易中辗转,曾居于此的文人们也渐渐四散。
复旦教师宿舍现成为考研群体租房集中地 图片来源于豆瓣小组
新世纪拔地而起的光华楼里上课自习的师生 周平浪 图
杨浦高校圈旁新发展的五角场商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邯郸路国定路这一带,潘霁曾在这里读书,又在这里教书,对教育空间的变迁有着深切的个人体验。从中亦可管窥高等教育发展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勾连。
潘霁希望收集更多这样的“个人记忆”,试图回答高校集中的杨浦区在商品化的大潮中所经历的变迁,以及对应空间的变化如何改变高校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和交往,并希望能在“杨浦七梦”中,立体呈现杨浦城市变化和教育空间转型之间的关联。
我们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些:
1)故事:
在
杨浦各大高校(不局限于复旦)
附近原教师宿舍区域内各类地点发生的轶事,文字或录音均可。
2)照片:
关于杨浦高校老宿舍区室内或室外特定地点空间的
新旧照片
3)实物:
能体现杨浦这块地方
教育元素
的实物,或能见证杨浦大/中/小学校园
时代变迁
的实物
以上几类皆可拍照或直接邮寄给我们。实物和照片最好附有100字以上的文字介绍(也可围绕特定地点,提供图文并茂并附实物的各种故事)。
“横跨邯郸路的过街地道中流浪歌手的吉他声,红砖绿树相映的第五教学楼,月光下楼边窄窄的煤屑路,对面的一排小书店中‘沙里淘金’的人群,安静到让人屏息凝神的复旦教师宿舍区与周边熙熙攘攘的菜场饭馆都已经构成了我记忆中最富色彩的部分。
”
这是潘霁老师的记忆,哈!那么你的呢?
如果你心中也有一段关于杨浦的记忆,它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请把你的记忆、故事或照片,于9月18日前发送到邮箱panji@fudan.edu.cn
实物请寄至上海市延安中路839号澎湃新闻收 王编辑 13788915903 收
更多例子
新世纪第十年的复旦东区周边
复旦校区邯郸周边上海媳妇小王刚毕业时的租房处
“就在复旦就读的大四下半学期的小王就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附近租了个老公房,一个月500元的8平米单间,便于实习。在这个房间里,小王近距离接触来沪打工的青年,美容美发行业十八岁左右的姑娘,以及复旦毕业生。复旦有很多毕业生,哪怕已经到上海其他地方上班,也还会租住在学校附近几年。”
世纪之交的国年路
难得的正午阳光/是冬日里最凌厉的鞭子
小商贩们被驱赶至此/席地而坐或倚车站立
在他们四角穿绳的包裹里/以及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有我们为之拥挤不堪的/众多心爱之物
从这喧嚷纷乱的人群之中/走过来一位衣衫褴褛/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的老人/用一只粗裂的手
把土黄色的陶瓷小碗/端正的伸在胸前
他好似破浪归来/缓慢而坚定
他的胡须漫山遍野/阳光下飘动不止
没有人认出他是谁/在地下通道的出口处
他小心坐下
等待那些从黑暗里一步步走上来的人们
眼睛里的光芒
——张定浩《国年路上的圣诞老人》
相关征集(欢迎帮忙扩散)
征集:
你家有没有一块来自杨浦的大花布
关于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主办,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杨浦区人民政府承办。空间艺术季希望通过艺术植入空间的活动,邀请人们亲身感受滨江贯通这一公共空间作品;通过展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
本届空间艺术季主题为“相遇”,意图呈现人与人的相遇、水与岸的相遇、艺术与城市空间的相遇、历史与未来的相遇,将激发更多美好生活、美好情感的相遇。
关于“杨浦七梦”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项目之一,由澎湃新闻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发起,希望借助七组研究和创作,勾勒出曾经生活、工作在此地的人们,与此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如今又对此怀有怎样的梦想。成果将于9月底至11月底在原烟草仓库的“绿之丘”展出,并期待纳入更多观展者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