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各国高线公园争相媲美,你最喜欢哪个?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c3MjYwMQ==&mid=2650659419&idx=2&sn=1b646f52f2e99b217b5bf153bf5a4e78&chksm=bedd960d89aa1f1b0c8577b54badf04813bcc2568f3b530fd601bf251eb7cead0af6f9726eae&scene=27#wechat_redirect
作者
规划中国
时间
2019-08-17 15:06:28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高线公园其实很多地方都有,但一提起高线,没有特指的话,大家都公认是纽约的高线公园。
就是这个你在无数图鉴和意向图中见过的项目,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轻轨变公园嘛~
纽约高线公园设计手法演示
关于这个公园,我们之前也是做过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请点击下方文字
从高空看纽约中央公园,才知道美国城建规划真的很有远见!
或者访问:
https://www.thehighline.org/
其实,除了纽约高线公园,还有很多国家的高线公园都是可以争相媲美的。
伦敦'高线公园'
这是伦敦第一个高架文化线性公园 。
由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建筑事务所设计,沿泰晤士河建造的一座新的线性公园将于今年7月在伦敦格林威治半岛开业。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建筑事务所与 Neiheiser Argyros 建筑事务所合作,在英国首都创建了又一个文化和休闲目的地,并且由新兴和世界知名艺术家提供了一系列免费的公共艺术作品,让人们可以沿着一条风景优美的路线跑步、散步和冥想。这条5公里长的景观路线是以9米高的高架人行道和巨大的雕塑为特色。
格林威治半岛主任凯里?西布森(Kerri Sibson)表示说:“Tide 项目给伦敦带来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城市户外体验。这个大胆的3D景观让河流更加开放,它把人们聚集在一起,让大家接受艺术熏陶,享受自然,享受空间。最重要的是,它适合每个人。”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本杰明·吉尔马丁(Benjamin Gilmartin)指出,“Tide 项目的设计方案希望将格林威治半岛的日常节奏融入一个新的公共领域,将其多层次的活动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丰富的景观。
”游客可以从各种有利位置体验公园,从街道到9米高的高架道路,这些道路贯穿整个场地,并连接到现有的休闲、艺术和社区网络。沿途各种各样的节目将作为通勤者、游客、自行车爱好者和跑步者涌入的岛屿,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沉思、交谈和观光的私密的休息场所。”
Tide 公园将成为伦敦第一座高架线性公园 —— 这座桥架在高架木材铺就的“踏板石”之间,这上面种植着当地的树木和自然植被,并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可以在此驻足、沉思和欣赏周围泰晤士河的景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5公里长的路线将能够适应半岛的每一个新区的建设,它将交织在建筑之间。其独特的黑白条纹图案营造出了一种大胆的视觉体验和节奏感,即社会和文化“岛屿”之间的“潮起潮落”的空间遇到的浪潮,同时也反映了相邻河流的运动状态。
高线花园完整地利用了废弃高架桥,提升了使用者的空间体验,以多样化的活动提升公园活力,从文化以及商业的层面上升级城市功能,为城市提供活的苗圃。众多的台阶、电梯、桥梁、自动扶梯将城市与这个新公园连接起来,与周围的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变废为宝,用来形容这个设计,最合适不过。
韩国高线公园
首尔政府官网的项目宣传视频
由荷兰的MVRDV设计团队操刀,
它的前世是一座建于1970年的高架桥,它的今生,是种植着200多种本土树木、灌木、花卉的带状公园,供居民与游客驻足游憩,俨然一座植物王国。
隶属于50个科目的植物包括树木、灌木、花卉,分别种在645个树池中,横跨228个种及亚种。公园所种植的24000株植物中,很多将在未来十年持续长高。
MVRDV的设计将这座老旧的公共设施改造成一座全新的绿色地标,未来它将成为首尔绿色街区的催化剂。与市政府一道,当地的非政府组织、景观小组和城市顾问致力于将多样性最大化的植物群体引入复杂的城市环境中。而新的人行桥和楼梯等设施将高架桥与周边的酒店,商店和公园联系起来。
效果惊艳=公园+步行绿带+植物园+苗圃+城市灯光带
悉尼
悉尼高线公园 / ASPECT Studios
悉尼高线公园(又名The Good Line)位于悉尼港内,为前铁路线所在地。这一抬高城市空间长达500米,将城市西边的工业废地转变为都市绿化空间。悉尼高线公园同样拥有一系列抬高的绿色空间或平台,改善了该区域的社会及环境状况。除了为城市带来绿荫,设计团队还注重保留了原先工业化的痕迹,使用许多工业材料如钢、混凝土、木材、和铁路原有的砂岩涵洞等。
悉尼高线公园 ?ASPECT Studios
华盛顿
11街天桥公园 / OMA + OLIN
这个项目没有建立在楼林之中,而是新搭建了一座天桥,将分开的河流两岸重新结合。在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项目还包含了户外空间及活动区域,旨在打造一个两岸汇聚和共存的交流场所,吸引人们前往,而不单单是将其用作一个交通路径。
11街天桥公园效果图 ?OMA,Luxigon
堪培拉生态景观桥
由澳大利亚景观师协会(AILA)联合首都政府(NCA),城市更新委员会,环境规划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一同组织的 Remaking Lost Connections 设计竞赛,旨在搭建堪培拉未来城市发展与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议题之间的桥梁,从景观角度提出对气候异常,生境缺失,健康人居等可持续发展议题从城市更新的角度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总体鸟瞰
我们提出的方案,是在堪培拉的城市“水轴”——格里芬人工湖 上构建一座生态陆桥。
格里芬湖是在莫郎格洛河上筑坝形成的一座人工景观湖,竣工于1963年。修建过程中永久性地淹没了当地土著部落努納瓦(Ngunnawal)人的岩画遗址,这些岩画对土著居民而言是传承文化,教育下一代的重要资源。扩大的水域也成为城市环境中的一道人造天堑,切断了两岸的生态联系。
区位及概念生成
我们提议的“生态飘带”(Ribbons of Life),依托连接国会三角和城市CBD的联邦大桥而建。为原大桥包裹了一层森林外壳。从河的上游提取一片原生植被林地(Bushland),覆盖于曲面形态的混凝土薄壳结构之上,呼应堪培拉国会大厦覆土建筑的原型,成为大桥的生态上盖;同时提取被永久淹没的土著岩画,以激光投影的形式投射在薄壳结构的底面,形成通行桥的艺术天穹,重拾遗失的土著文化赋予其新形式的重生。
结构分层
新构建的动物通道,连接两岸公园地,最窄处宽逾30米,足以形成具有安全感的生物通道。其曲线造型来自对周边环境中主导元素的一一呼应:湖中央的库克船长喷泉,西岸半岛上的国家博物馆,西北湖湾的新城市水岸,当然还有国会山的对景,都成为形态生成的要素。
生态飘带上的动物汲水湿地
同时也考虑生物通道对水源的要求,将一翼下折入水,形成坡地形态的生态湿地,净化水体的同时,为动物提供所需水源。
“城市飘带”上的户外剧场
与“生态飘带” 并行,但却又彼此相互独立的,是一条名为“城市飘带”的线性公园。两条飘带相互缠绕交错,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互动关系,但又保持物理上的分离,以避免产生对生物通道的人为干扰,却又最大限度引入对公众的生态教育机会。
激光秀艺术穹顶
线性公园由几个功能模块衔接而成:
1,悬浮在生态陆桥之上,由分隔罩包裹的的树顶观鸟走廊;
2,悬挑于水上,面向湖心大喷泉的户外剧场;
3,穿越到混凝土薄壳之下,欣赏土著艺术激光秀的桥段;
4,以及近距离观察水生动植物的双层立体沉水栈道。
分段式轴测剖面
作为线性公园的“城市飘带”中结合了太阳能光伏板铺装路面等元素,以达到自我供能的零碳目标。
树顶观鸟走廊及太阳能光伏板铺装
“生态飘带”的微地形和植被设计,充分尊重本土生物的需求,构建完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络,为生物迁徙创造适宜的原生环境。断面植物配置上形成两翼的防风林带,中央开阔草甸,密林带,林间蜜源植物带,岩石灌木林带,滨水湿地带等多种生境形式。岩石和枯木的布置也为本土生物们提供自然栖息生境。
生境及生物通道设计
通过在关键节点架构生态陆桥和线性公园,为堪培拉这座遵照“花园城市”模板规划建设而成的年轻都市,注入全新生态意识,扭转人们对于“绿色既是生态”,“公园既是生态”的传统错误观念。尊重自然过程,尊重本地历史,体现场所精神,确立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
总平面
作品将于2019年六月下旬在堪培拉的国家首都展览馆进行为期两周的展出。
项目团队:
卓承学(George Zhuo) - 承象景观(CX Landscape) 创始人,墨尔本设计总监,澳大利亚注册景观师
彭晶 - 承象景观(CX Landscape) 布里斯班设计总监,澳大利亚注册景观师
赵艺栋 (Simon Zhao) 建筑师/3D渲染师
董吉程 (Daniel Dong) 建筑师
黄安妮 (Annie Huang) 景观师
深圳西丽文体中心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