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规划FM·藏经阁 | 《寂静的春天》:春天本不该寂静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2MzAwODQ4Nw==&mid=2247488561&idx=1&sn=7eb9cd7a6a2a405cb8cb4cae6fd810e4&chksm=fc6192b9cb161baf1632135f0c865a4f17c0a4de577dae6c3668dbb155600bc3868e32be80a8&scene=27#wechat_redirect
作者
南粤规划
时间
2019-08-02 15:03:00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作者: [美] 蕾切尔·卡森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7
全文共
2963
字,阅读大约需要
8
分钟
大家好,欢迎收听规划FM。
本期规划FM来自市政所同事任立媛,她将为我们分享一本警示人类保护环境的经典好书——《寂静的春天》。
美国前副总阿尔·戈尔给《寂静的春天》写序说:“我心怀谦恭,因为蕾切尔·卡森的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已无可辩驳地证明,一种思想的力量远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
《寂静的春天》首次出版于1962年,是现代环保运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欧美生态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作者蕾切尔·卡森是美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和生态文学作家,被尊称为“现代环保主义之母”。
《寂静的春天》是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被业界誉为“环保圣经”。作品以翔实、专业的数据和实例揭露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以滴滴涕为基料的杀虫剂,它的广泛使用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巨大的、难以弥补的危害。
全书既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满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价值利益至上”的观念,凸显了生态系统观和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唤醒了广大民众的生态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被公认为是近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
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几乎没人提到“环境保护”这个概念,存在人们意识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征服大自然”。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
蕾切尔·卡逊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写出了振聋发聩之作——《寂静的春天》。
这本书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撰稿 |
市政所 任立媛
编辑 | 冯雪琪
一
春天为何“寂静”?
“寂静的春天”这个书名看上去像是在描绘一幅平和美好的画面,但实际上,这本书的内容却是令人警醒和惊悸不已的。作者以一则“关于明天的寓言”开篇,描述了一个原本风景宜人、生机勃勃的村庄突然像中了魔咒一般陷入一片死寂,植物枯萎,成群的牲畜死去,鸟儿不再歌唱,大人和小孩也都疾病缠身。
到底是什么让春天变得如此“寂静无声”了呢?“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让这个受损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书中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原来这一切都是我们亲手造成的。
现代人为了创造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大自然,不加节制地使用化学杀虫剂、除草剂,从短期的控制效果来看,这些化学药剂似乎是杀死害虫、清除杂草的灵丹妙药,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无异于引鸩止渴。
大量的化学物质残留在水体、土壤和空气中,造成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恢复。
更可怕的是,这些化学物质会在动物的脂肪中富集,因此对于处在食物链高端的人和动物尤其有害。
人类非但没有把大自然改造得称心如意,反而破坏了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造成了自然界的生态危机。
受污染的城市河涌
图片来源于市政所黑臭水体现场调查
二
人与自然,谁是主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人类拥有了对环境和资源强大的支配力,这使得人们逐渐迷失了自我,并妄图凭借科学技术征服自然。卡森以当时人们正在进行的昆虫控制为例,用大量具体的调查数据和科学事实对人类控制自然的计划进行质疑。
一方面,杀虫剂在杀死一种昆虫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界天然的防御系统,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自然界正以人们预料不到的方式进行着顽强的反抗。在化学药物的猛烈攻击下,昆虫经过变异发展出了抗药性,虫害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人们只能不断地加大杀虫剂的使用剂量,同时研发毒性更大的新型杀虫剂,由此陷入了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事实证明,人类仅仅是自然中的一员,而并非自然的主宰。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平衡机制,这种平
衡将各种生命联系起来。
人类作为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在用科学技术对自然开战的同时,其实也把炮火对准了人类自身。
因此,面对自然,我们只有怀有谦卑之心,才能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受农药污染的农田(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
另一条路——自然的问题要靠自然来解决
《寂静的春天》已经出版57年,至今关于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作者卡森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生态整体主义自然观,同时提出了“另一条路”——利用生物圈食物链的法则维护自然的稳定和平衡。她极力推崇非化学暴力的生物控制,并提供了各种各样能够替代化学农药去除虫害和杂草的生物方法。她认为,在许多情况下,用生物手段控制虫害和杂草比用农药更加安全有效。
与使用化学农药相比,生物手段无疑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人们迫不得已必须对某些自然问题进行限制时,必须重视自然力量的存在,并小心翼翼地设法将这种力量引导到对人
类有益的轨道上来。
在学习自然的基础上干预自然,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借鉴大自然的智慧来解决自然的问题。
环境优美的绿道(图片来源于我院总工程师马向明)
四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探索绿色发展的道路。《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1、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寂静的春天》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它传播的生态文明理念与人们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宣传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中来。
2、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意识、政策、行动力均处于落后状态,而社会多方发展积累的问题,已将环境承载能力逼近上限。我们要尊重自然,摒弃对自然的极端功利主义态度,在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权利的同时,背负起人类自身所应承担的生态责任。
3、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构建空间规划体系
作为城乡规划设计工作者,应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以包括空间规划在内的相关政策为载体,以生态环境来优化、限制、引导开发模式和发展转型,协调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科学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努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园。
《寂静的春天》一书所展示出来的环境伦理思想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把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福泽子孙后代。期望世界各地的春天都不寂静!
新员工投稿
市政所 | 任立媛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
2019年2月加入我院
“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要坚持‘开门做规划、赤脚做规划和抬头做规划’的规划理念,把规划当作研究,做真正有用的规划。
”
近期阅读:
面向青年创客的城中村长租社区改造设计——以广州仑头村为例
近零碳城镇规划设计优化技术研究
珠三角城市群地域运输效率动态评估与规划政策响应
从粤港澳大湾区看南沙的独特性与协同发展
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跨城通勤大数据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