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广角】大数据背景下同城化量化分析方法及温岭市实践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3-30 00:00:51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点击上方
“规划师杂志”
可订阅哦!
国内现有的同城化研究和实践多以战略研究为主,对同城化实现的基础条件判断研究还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同城化分析基本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基于定量分析的研究还鲜有涉及。在大数据逐渐应用于城市规划研究的背景下,
作者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道路交通与工程规划所
李星月,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
陈濛
在《规划师》2016年第2期撰文,
文章探索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前沿分析方法,用以研判同城化实现的基础条件。在城市规划的语境下,借助对客观数据的量化分析,研究温岭市同城化地区内部的职住通勤关系、公共服务中心的吸引力强度等重要问题,从而判断其同城化的基础条件及未来趋势,为后续的规划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一般而言,同城化是指地域相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紧密联系的城市之间为打破传统的行政分割与保护主义的限制,以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和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同城化的城市间的空间距离较近,以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进行联系,运输成本较低;城市间存在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是同城化的内在基础。
同城化的量化分析和判断
本文采用移动通信数据对同城化量化分析体系的两大指标进行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结果对温岭市西部城镇密集区的同城化水平进行判定。
1
同城化水平分析
①同城化水平定性分析。
在功能上,温岭市区的公共设施直
接辐射泽国镇、大溪镇、新河镇及整个
温岭市域,强服务性的特点催生了“灯
下黑”效应,镇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商业
功能难以形成;在布局上,温岭市区与
3 个镇的建成区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关
联性不强;在规模等级上,温岭市区处
于绝对优势,3 个镇在规划上可以作为
市区从属组团考虑,而3 个镇之间基本
上是对等或弱从属的关系。
通过以上定性分析可知,温岭市西
部城镇密集区内的市区与3 个镇勉强具
备同城化的条件。
②同城化水平量化分析
。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依次对
温岭市区与3 个镇的通勤关系进行量化
分析。按照上述职住判定的方法,进行
分片区研究,从而确定各片区内居民的
居住和就业分布情况( 表2),同时厘清
各个区域之间的通勤关系( 表3)。
通过以上量化分析可知,温岭市西
部城镇密集区内的四大片区之间存在一
定比例的交通联系,根据手机信令数据
获取到的手机用户的出行信息,可以推
算出职住通勤关系,判断手机用户的出
行起终点,进而得到温岭市域各个层次
的通勤OD,并将其分配到空间蛛网模
型上( 图3)。
③小结:温岭市区与周边小镇已经
具备同城化条件。
通过对温岭市域空间移动通信数据
的定量研究,可以得出大溪镇、泽国镇、
新河镇与温岭市区之间的出行比例分别
为7.9%、9.3% 和8.8%,假定非农劳
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为60%,并假
设职住通勤均由非农劳动力产生,经过
换算后,可初步判定大溪镇有13.17%
非农劳动力在镇区与市区间产生职住通
勤行为,而泽国镇有15.5%,新河镇有14.67%。参考国际上界定都市区地域标准—“周边县至少15%以上的劳动力在中心城市就业”,这三个镇与温岭市区已经处于同城化的临界点。
2
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同城化分析
①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同城化水平量化分析
。
通过职住通勤分析可以发现,泽国镇有52.7%的对外通勤发生在横峰街道、城北街道之间,而大溪镇的这一比例为32%。进一步的,除去横峰街道和城北街道,泽国镇与温岭市区的通勤率仅为4.9%,而大溪镇的这一比例仅为2.5%,镇区与城区的同城关系大打折扣。
以横峰街道为中心的鞋业块状经济区包括大溪镇的牧屿街道、潘郎街道和泽国镇的联树街道、城北区域。这些地区在空间上相对独立,且跨越行政区。2014年,该鞋业块状经济区仅城镇人口就达到了12.8万。由于产业结构趋同,经济区内的各片区在空间上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选择该区域进行同城化分析是判断温岭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同城化水平的重点。
5个小区域(横峰、牧屿、潘郎、联树和城北)在空间上相对独立,脱离主城区或主镇区,但彼此间的经济联系、通勤关系十分密切。通过职住通勤分析可知,潘郎、牧屿、联树的对外通勤率接近50%,横峰、城北则分别为33%、23%。
②结论:横峰街道成为同城化的纽带。
综合温岭市区及其周边3个镇、以横峰为中心的5个小区域的同城化分析结果,可以认为,横峰街道跨行政界线,与周边小镇(区域)形成了紧密的经济、通勤关系,在地域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空间,成为温岭市及周边地区实现同城化的纽带,也因此成为后续规划重点分析的空间对象(图4)。
3
市区公共服务中心吸引力强度分析
①吸引力强度量化分析。
通过对城西、城东和太平三大商圈进行分析可知,泽国、大溪和新河3个镇的居民前往温岭市区公共服务中心的比例分别为2.44%、1.75%和2.80%,占该时段前往温岭市区出行总量的比例均超过20%(表4)。
居民出行可分为弹性出行(如购物、文娱)和刚性出行(如上班、上学和回家)两类,一般而言,城市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弹性出行的比例就越高。通过对浙江省其他类似城市的居民出行目的构成比例看,弹性出行的比例一般在8%~13%之间(表5)。
在弹性出行比例的平均水平为10%的情况下,温岭市区公共服务中心对周边3个镇的居民的弹性出行吸引力较强。进一步的,根据居民前往市区公共服务中心占前往市区的比重高于20%的情况,可以认为温岭市区公共服务中心的
吸引力较强,为同城化的实现提供了条
件( 图5)。
②小结:市区较强的公共设施服务
能力为同城化提供了条件。
从出行目的看,3 个镇有将近3%
的居民跨区域前往温岭市区公共服务中
心,且均占前往市区出行总量的20% 以
上。由于城西、城东和太平三大商圈所
占市区总面积的比例非常小,且跨区域
距离为15 ~ 18 km。通过移动通信数据
分析可知,3 个镇的居民在周日前往温
岭市区公共服务中心的比例占前往市区
出行的比例较高。由此判断,温岭市区
公共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较强,能够服
务于整个西部城镇密集区,为同城化的
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条件。
4
同城化判定结论:位于同城化的
临界点
本文以同城化量化分析方法推算了
温岭市区及周边镇区的联系强度以及温岭
市区公共服务中心对周边镇区的吸引强
度。研究表明,温岭市西部城镇密集区内
的各个区域虽然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
但功能上仍有服务、互补的关系;温岭市
区与3 个镇在同城化发展条件上处于临
界点;温岭市区公共服务中心已经具备同
城化的基础条件。虽然温岭市区与3 个
镇的同城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但若无横
峰街道在中间过渡、衔接,同城化效应将
大打折扣,横峰街道也因此成为“金十字”
空间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应在未来的城市
规划编制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基于大数据的量化分析法与传统方法是否可融合,深化研究?
城市规划的基础研究与定性判断为
数据的筛选提供了准则,便于寻找需要
重点研究和分析的区域,为量化分析创
造了条件;基于大数据的量化分析为城
市规划的趋势判断提供了依据,提高了
后续城市规划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这种
通过移动通信数据对同城化进行量化分
析的方法是传统城市空间结构联系分析
方法的技术补充,对比传统数据采集模
式,具有成本低、数据量大、覆盖范围
广和适时动态更新的优点,但缺少对具
体的个人社会属性的考虑。因此,在未来,
如果能将这种方法与传统的数据调查方
式相结合,将能更好地深化同城化的量
化研究。
文章详见
《规划师》
2016年2期《大数据背景下同城化量化分析方法及温岭市实践
》
全文详见官网:www.planners.com.cn,
会员可免费下载哦
欢迎订阅《规划师》
只要您关注城乡规划学术前沿
愿为大家分享您的美文
欢迎赐稿
投稿QQ:2325124337
投稿热线:0771-2438012
长按二维码快速关注规划师杂志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