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历经两天工作营的指导培训和10天的紧张采购施工,“2019柴禾市摊位改造大学生竞赛”将圆满结束。20个普普通通的集市摊位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即将展现新的风貌,数十个菜筐花园的次第摆放,为具有600年历史的山海关古城柴禾市市场增添了时尚元素,在完善古城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基础设施的同时,也为进入旅游旺季的山海关景区创造了新的观光热点。
“2019柴禾市摊位改造大学生竞赛”是长城文化遗产廊道激活行动之长城活火计划的首发项目,将基于“微更新”的理念,以激活“山海关古城柴禾市菜市场”为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步渗透,以此激发古城的自主更新,提升古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游客的旅游体验。
竞赛由中国长城学会、山海关区人民政府、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文旅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研究所共同承办。同时,得到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燕山大学建筑学院的大力协助和支持。该项赛事自6月5日启动以来,通过初赛阶段的报名、发布项目包、方案提交、入围结果公布等环节,甄选出来自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燕山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10所高校的20支入围队伍(含国际学生)继续参加竞赛。
尽管最终改造成果要到8月1日才会完全展现,但无论是古城居民还是外来游客,早已充满了期待。今天,就让我们抢先领略一下工作营和改造现场发生的故事吧。
6月5日,2019柴禾市摊位改造大学生竞赛启动会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古城拉开帷幕。
7月15日,“2019山海关柴禾市摊位改造大学生竞赛工作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正式开营,中国长城学会董耀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文一教授、朱育帆教授、邬东璠副教授、朱宁讲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崔笑声副教授、金剑平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胡雪琴副教授、侯晓蕾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林箐教授、安友丰教授,北方工业大学青山周平讲师等专家学者针对长城文化、社会创新服务、城市空间设计、绿色空间构建、景观更新设计、街头设计实践、设计语言表达、设计竞赛实操、分组建造与预算等主题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即将参与实际摊位改造工作的参赛学生开拓思路、提升能力。同时,这些参赛学生还在多位专家和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对方案进行了设计、预算及建造等方面的优化。
7月15~16日,“2019山海关柴禾市摊位改造大学生竞赛工作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正式开营。
对此,一位参赛学生感慨地表示,“能在短短的一天半时间里听到这么多知名专家、教授的讲座十分难得、受益匪浅,确实让我们脑洞大开。通过专家老师的辅导,这项竞赛活动对在校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几位讲座的学者则认为,“设计是平等自由的,不能有尊卑的观念,要突破语言和观念的束缚。艺术是设计的面子,生活是设计的里子,技术是设计的底子。竞赛设计要从生活细节开始思考,寻找真实的生活空间。同时,做集市设计还要关注当地人和游客的彼此关系。”
7月17日,参加"2019山海关柴禾市摊位改造大学生竞赛"的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高校的50余位学生经过一夜休息,上午先去柴禾市了解情况,下午直奔秦皇岛市彩龙装饰物料市场选择心仪的装修材料,准备大干一场。
7月18日,天气虽然炎热,但丝毫没有影响参赛师生的创作激情。为了让柴禾市摊位改造项目最大限度地符合当地人的生活需要及关城文化底蕴,专家和同学们在物料进场前几个小时还在反复与摊主交流,与工人探讨,希望未来几天的改造能够顺利落地,给柴禾市的父老乡亲带来改变。
7月19日上午,摊位改造的店面LOGO即将开始制作,部分没有跟上进度的团队也在加油跟进,工人师傅们闪亮登场。他们的憨厚笑容缓解了同学和老师们的紧张心情,辅导老师、团队组员、工人师傅在小小的办公桌上开始紧密对接。如山般的混凝土被一车车地运来,贝壳等特殊材料也紧随其后。木板的衔接、雨棚的搭建等等,都丰富了同学们对施工作业的认知。期待同学们的改造方案成功落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7月20日,前方传来新的消息,柴禾市摊位改造所需材料陆续进场。摊位改造竞赛已进入半程,同学们在现场安排施工,菜筐微花园物料配齐,进入布置施工阶段,展厅也在如火如荼地布置中,工作营各位专家大咖持续沟通后续工作。
7月21日,紧张的施工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所有组的工程图交予工人团队等待制作,一大早就看到工人师傅忙前忙后加急赶制的样子,一个个成品很快被运出来,没有排到的组也在进行其他装置的加工。同学们奔走于工作营基地和施工现场,不断地进行确认和衔接,确保最终效果的呈现。大部分同学也加入木工活的行列,上胶、刷漆、钉三脚架,和工人团队并肩作战。很多木工活同学们都是初次体验,这也丰富了同学们的实践经验。当天的天气格外炎热,但大家依然拿出最好的状态迎接挑战,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7月22日,凌晨五点,中央美术学院的工作团队悄然来到柴禾市摊位改造现场,投入到工作之中,同学们挥汗如雨,干劲十足,这种认真的专业精神令人感动。
7月23日清晨,大雨冲刷着柴禾市,也冲走了连日来的炎热。摊位改造所需部件大部分已经完成,只要安装上就能展现出总体效果啦,这真是令人振奋的消息,大家也深深地感受到摊位改造为摊主市民带来的福利。
只是,很多摊位都有漏雨的现象,雨棚的搭建已刻不容缓。在同学、工人、摊主的共同努力下,摊位效果越来越好,同学帮着师傅一起安装搭建,摊主也跟着帮忙。尽管雨越下越大,在摊位和基地间来往穿梭的同学们鞋里早就浸满了雨水,但他们仿佛感受不到,一趟趟地忙碌着,兴奋地期待着最终效果的呈现。
8月1日,让我们共同期待摊位改造后的山海关柴禾市开市大吉!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侯晓蕾介绍柴禾市菜筐微花园设计方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文旅研究中心主任邬东璠介绍活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