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人民日报: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分类
(编号:7)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3-12-31 05:03:58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12月30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正式发布。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共203077万亩,比基于第一次调查逐年变更到2009年的耕地数据多出20380万亩。 全国耕地为何多出了2亿多亩?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是否将松动?国务院新闻办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世元,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解读,回应社会关注。
多出2亿亩,并非实有耕地数量增加
调查更加全面、客观、准确,调查出了原有、实有的耕地 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耕地为203077万亩,比基于第一次调查数据逐年变更到2009年的耕地数多出20380万亩。不少人据此认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已发生改变。 对此,王世元表示,二调数据的变化,主要受调查标准、技术方法的改进和农村税费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使得调查数据更加全面、客观、准确。“调查手段先进了,组织方式周密了,把原有、实有的耕地调查出来,并不是我国实有耕地数量真的增加了。” 增加的耕地,是否已在粮食的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中有所体现? 张为民表示,二调多出的2亿亩耕地当中,相当部分已经在现有的播种面积当中体现出来。他指出,全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是在现有的耕地面积基础上,通过抽样调查计算出来的。从2004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农业税,而且不断加大对粮食的补贴力度,这样一来,过去有一些没有种的,或者没有上报的耕地,也陆续用来进行农业耕种。对此,国家统计局加强粮食调查工作力度,对抽样调查中的全部样本进行全面丈量核实,对已掌握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人均耕地1.5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王世元分析说,从耕地分布和利用状况看,全国有8474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还有6471万亩耕地位于25度以上陡坡,这些耕地中有相当部分要根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耕地休养生息等安排逐步调整;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种;还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因开矿塌陷造成地表土层破坏、因地下水超采,已影响正常耕种。所以,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也就18亿亩多。 从优质耕地减少的情况看,13年间,城镇用地增加4178万亩,占用的大多是优质耕地。 从补充耕地的能力和质量看,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上海、天津、海南、北京可供开垦的未利用土地接近枯竭,江苏、安徽、浙江、贵州等省也都很有限,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充难度很大。 从人均耕地的国际比较看,仍呈下降趋势。1996年,我国人均耕地1.59亩,到2009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其他因素,下降到1.52亩,明显低于世界人均耕地3.38亩的水平,且区域间很不平衡。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还要下降。 “综合上述,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王世元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必须保住,现有的耕地总量必须保持基本稳定。
5000万亩左右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
国家每年将拿出几百个亿,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等综合治理试点 调查显示,我国有相当数量的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这样的耕地面积有多大,国家会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王世元表示,关于土地污染面积,环境保护部土壤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5000万亩左右。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环境调查,在区位上、在整个评价上,和环境保护部的调查结果趋同。 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已采取措施,被污染的地方不许继续耕种。同时,下一步,国家每年还将拿出几百个亿,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严重超采综合治理的试点。我相信,经过努力,这些治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建设用地增加8729万亩
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总体上相适应,但增速较快、粗放利用的特征明显 调查显示,与一调相比,建设用地从4.38亿亩增加到5.25亿亩,增加了8729万亩。 王世元表示,从二调结果看,建设用地增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总体上是相适应的。10多年来,通过适度投放增量、着力盘活存量,实施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有力支撑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他说,“二调也反映出,建设用地增速较快、粗放利用的阶段性特征还很明显。城镇用地增长较快,村庄用地不降反升;许多地方普遍存在建设用地格局结构失衡、利用粗放、效率不高等问题,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仍很突出。”他强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后必须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草地减少1.6亿亩
土地利用变化反映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调查显示,全国因草原退化、耕地开垦、建设占用等因素导致草地减少1.6亿亩;具有生态涵养功能的滩涂、沼泽减少10.7%,冰川与积雪减少7.5%;局部地区盐碱地、沙地增加较多,生态承载问题比较突出。 “多年来,通过大力推进植树造林,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总体来看,土地利用变化反映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还很严峻,必须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王世元说,二调增加的耕地中,有相当部分要根据国家总体安排作退耕调整,这为生态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无论是退耕还林,还是退耕还湖还草,都必须按照国家计划来统筹安排,因为,这涉及耕地的保有量,尤其是所在区域农民、森工的生计保障。” 王世元表示,下一步,国土资源部将按照中央要求,认真做好涉及生态退耕地类的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产权登记,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规划、计划以及政策的制定等工作,同时,配合做好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各项工作。
来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