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则会议演讲PPT资料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胡晓华在“2013年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业务交流会”上做的报告。作者以江阴东部两镇为例,对苏南模式下以“村”为单元的空间发展特征及规划的应对进行深度探讨。 作者已同意公开发布(资料经由交流会主办单位总工室征得授权并提供),感谢主办单位给予资源支持!
本则会议演讲PPT资料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胡晓华在“2013年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业务交流会”上做的报告。作者以江阴东部两镇为例,对苏南模式下以“村”为单元的空间发展特征及规划的应对进行深度探讨。
作者已同意公开发布(资料经由交流会主办单位总工室征得授权并提供),感谢主办单位给予资源支持!
作者按
作为传统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江阴东部的周庄、华士两镇在其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了特殊的空间发展形态,即以“村”为单元的空间发展特征。这种空间发展特征的出现,与苏南整体的人地关系变更有着紧密的关系。在统一的土地所有制下,该地区因为独有的资源禀赋与人文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发展之路。可以说,这是一种在全国经济体制“大同”下“求小异”的发展结果。
对于此类有着特殊的发展背景与发展规律的地区,规划的应对也应当是具有针对性的。但是同时,城市规划无论在编制体系还是在管理上,均有着至上而下的统一要求,这也是规划的法定性要求。因此,如何在法定技术和管理的框架内,找到针对此类特殊地区的规划编制与管理的途径,在“大同”之内求“小异”,是规划面临的一大挑战。
首先,从规划秉持的态度上,应当尊重地方发展基因,并理解现状的发展状态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断面。由此,对待这一时间断面上的规划方案,也是时代的要求与产物,是基于当前的认识所达成的。
在此基础上,理解统一的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中与地方发展特色之间存在的不对称,进而利用现有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提供现阶段在空间上可行的技术方案。
(多图,建议在WIFI环境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