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是美丽乡村的首创地,自2003年以来历经了四个乡村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
示范引领阶段,从2003年到2007年,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重点整治村庄“脏、乱、差”。
全面推进阶段,从2008年到2010年,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提升农村面貌。
深化提升阶段,从2011年到2015年,以“四美三宜两园”为核心内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
转型升级阶段,2016年至今,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通过聚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美丽乡村的“全景画卷”。
经过16年的发展建设,浙江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省。
为进一步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好生活的总目标,浙江省在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建设大花园的重大战略,引导推进全省向生态环境美、产业绿色美、人文韵味美、生活幸福美、创新活力美的美好生活进行华丽转变。其核心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于“美丽家园”,形成全域大美格局,为推进浙江省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经验启示一:为乡村产业兴旺框定绿色导向
发展绿色产业是建设大花园的重要路径。大花园建设从产业准入、乡村新业态、发展新载体等方面为乡村产业兴旺框定绿色导向。
凸显乡村优势,打造“幸福产业”。充分发挥乡村环境优美和传统文化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文化、休闲、体育等幸福产业,重点培育衢州、丽水等地的医养产业,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批纯天然生态的医养基地、运动休闲小镇;打造之江文化产业带、瓯江流域文化创意产业带等一批重大产业平台。
多样化、多层次推进乡村旅游。依托好山好水好空气,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农渔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产品与业态,建设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乡旅创客、自驾露营等项目。打造一批乡村旅游A级景区村、一批乡村精品民宿、一批特色田园综合体,提升乡村旅游集群化水平。
█经验启示二:为乡村生态宜居筑牢环境基础
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是大花园的生态基础。大花园建设提出把浙江名山大川、著名景点串珠成链,变盆景为风景,使山水与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
点上发力,持续深化美丽乡村升级版。乡镇应是大花园中的“景”“点”或者花园网络里的纽结,实施“千村精品、万村景区”工程,推进“多规合一”在乡村落地实施,到2022年,全省建成A级景区村10000个,镇1000个、县域和城区100个,通过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进文化村落复兴、老屋拯救、古驿道修复等,留住乡村农耕文明的“根与魂”。
线上做精,打造“四条诗路”“万里绿道”。以水为纽带,打造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唐诗之路、瓯江山水诗之路、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大运河(浙江段)文化的“四条诗路”,挖掘和开发沿线名胜古迹旅游资源,谋划设计特色旅游精品路线,打造一批亮丽风景线。依托全省山脊、山谷、海岸、河流、湖滨等自然廊道,串接景区、景点,构成“两环三横四纵”骑行绿道网,打造共享浙江省大花园美丽风光的普惠线。
面上开花,打造名山公园及特色景区。以山为依托,推进钱江源、天目山、四明山、雁荡山、莫干山、会稽山、大盘山、天台山、括苍山—神仙居、凤阳山—百山祖等十大名山公园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在筑牢生态安全空间的同时,进行适度资源开发利用,把名山大山打造成为全省旅游发展的大平台。推进新昌大佛寺文化旅游区、宁波天一阁月湖景区、文成刘伯温故里、临海市台州府城文化景区、缙云仙都景区、丽水古堰画乡、建德新安江景区、遂昌金矿、武义牛头山景区、安吉余村“两山”景区等争创国家5A级景区,全面建成“诗画浙江”美丽胜地。
█经验启示三:为乡村文明建设提供抓手载体
文化是大花园的灵魂。大花园建设提出打造区域性公共文化品牌,实施历史文化名村古道复兴工程,深度发掘传承农耕文明、乡村传统、特色文化、民族风情。
因势利导,创新区域性公共文化品牌。在构建全域景城乡大美格局的基础上,11个市结合自身特色挖掘提炼区域性公共文化品牌,共筑大花园文化之魂。衢州充分挖掘“南孔圣地”文化,彰显“衢州有礼”文化品牌;丽水做好绿水青山的文章,打响“丽水山耕”文化品牌;宁波深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塑造“海丝古港”文化品牌;台州讲好“佛宗道源”故事,展现“山海台州”文化品牌。
塑形铸魂,活化保护传统村落。针对全省的401个中国传统村落、636个省级传统村落,科学制定省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整体规划,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融入“大花园”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中,并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农村扶贫开发等相关规划进行有效衔接和统一。将传统村落纳入“千村3A景区,万村A级景区”工程中,率先建设成优质景区,重点推出休闲度假、农事体验、茶文化、手工业作坊、民俗风情、影视基地等旅游产品。如在开化、淳安、遂昌等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养生养老的传统村落,探索建立健康养老服务小镇。
重拾遗珠,全面修复历史古道。浙江尚存较为完整的古道100余条、总计长度近2000公里。大花园建设要求各古道所在地按修旧如旧、乡土性、实用性原则,保护历史遗迹。参照古代“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三十里一驿站”原则设置设施,将沿线古村落、古树名木、高山湿地、古建筑等自然文化遗产串联起来。
█经验启示四:为乡村生活富裕谋划发展路径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建设大花园的目标。通过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发展乡村新业态,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农村美好生活保障水平。
以十大工程为抓手,建设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大花园是浙江自然环境的底色、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全省开展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十大工程包括“四条诗路”工程、十大名山公园工程、万里骑行绿道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5A级景区创建工程、百河综治工程、静脉产业基地工程、幸福产业发展工程、珍贵彩色森林工程、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工程。
优化交通网络,带动沿线价值增值。按照“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思路,谋划建设杭绍甬智慧超级高速公路和通景交通网络,扩容国省道,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畅安舒美绿”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实现4A级以上景区、世界文化遗产景区(景点)、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基本通达二级以上公路,历史文化名村、农家乐示范村、美丽乡村精品村、旅游风情小镇通达等级公路。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动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沿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参 考 文 献
【1】大花园建设是浙江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行动[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6419536249123248&wfr=spider&for=pc.2018.
【2】 王永昌,潘毅刚.从战略高度思考和推进大花园建设[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9848983065396832&wfr=spider&for=pc.2019.
【3】顾春,方敏.浙江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全面实施[EB/OL].
http://www.sohu.com/a/291720219_114731.2019.
【4】浙江大花园建设: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6770195924646337&wfr=spider&for=pc.2018.
【5】常邦丽.浙江大花园建设中的旅游担当[EB/OL].
http://www.tibet.cn/cn/Instant/culture/201808/t20180809_6161302.html.2018.
(乡村振兴规划技术中心,徐娜撰稿)
本文为“规划与自然资源前沿观察”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申请授权本文所用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