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城乡环境发生巨变,城市化率近百分之六十,中国进入了一个城市化的社会。中国的城市化不可能脱离全球大势,但也独具自身的国情和特色。在现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来自住房、交通、环境、公共服务以及乡村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和担忧。
如何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如何科学应对城市化后半场的种种问题?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科学分析和理性思考,关乎中国的发展动力。


嘉宾为第七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揭幕并合影
2019年5月27日,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9第七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学术周以“衡与变”为主题,齐聚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知名媒体人等精英人士,从政策、人口、经济、环境、科技等方面,就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乡村振兴、智慧城市建设、“一带一路”中国港区发展模式等热点议题进行深度探讨,并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致辞
本届开幕式政商学三界大咖云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学术周以“衡与变”为主题,彰显了清华同衡一以贯之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对新时代的规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城市规划者要按照刚刚发布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央精神,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方面,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秘书长谢盈盈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秘书长谢盈盈指出,学术周的启动恰逢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重磅政策之际,作为城乡规划从业者,要深刻体会行业的发展变化,继续坚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职业信念。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邱跃致辞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邱跃认为,本届学术周的主题——“衡与变”,是一个解析当前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命题。新时代下,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国家和城市乡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本届学术周为集中行业智慧、探讨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北京土地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轲致辞
北京土地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轲特别提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他表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做好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手段,也是城乡发展规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责任使命。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吴晞致辞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吴晞讲到了四十年城乡发展变化所面临的问题,继而指出,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规划业的每一位从业者应该对变化有更多、更深的思考。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致辞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讲到,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面对改革转型的行业变化,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一直致力于扎实的研究和创新探索,以努力成为行业的引领者为目标,以合纵连横的发展为方法,加强学术研讨,促进行业交流,变化是常态,不变的是作为规划者的职业担当,希望学术周为行业的变局贡献集体智慧。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李迅;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施卫良;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副院长许景权;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中国著名财经评论家、央视特邀财经评论员、《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袁奇峰;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控规专委会主任委员吕传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授,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副所长,香港亚太研究所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法;奥雅纳院士、董事,全球交通规划技术领袖周文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涛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龙;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贺艳;北京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院长荣浩磊;以及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子公司代表;兄弟规划院代表;北京高校代表;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筱津、恽爽、胡洁、潘芳;院长助理苏腾、霍晓卫;清华同衡地方分院代表、总工代表;以及媒体界人士出席活动。

嘉宾为2019年清华同衡院级优秀项目颁奖
开幕式上,参会嘉宾共同为第七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揭幕,并为2019年清华同衡院级优秀项目颁奖。开幕式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袁牧主持。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袁牧主持开幕式
新时代的中国,在实现伟大梦想的道路上,目标理念渐进更新,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进步层出不穷,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持续追求与向往却从未改变,这一直是城乡发展研究者、规划者、建设者们义无反顾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本届学术周的核心议题。本届巅峰论坛上,三位嘉宾围绕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作主旨报告
张国华以《国土空间规划的变与不变》为题,从全球视野阐述了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的变化,提到要以开放而多维的视野看待空间规划发展中的变与不变,并作为理论指导实践。

中国著名财经评论家、央视特邀财经评论员、《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作主旨报告
水皮从房地产价值角度,阐述了产业升级、人才流动对城市发展及房地产的市场的影响,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无法阻挡的社会规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作主旨报告
尹稚以《模式与事件共舞——形势比人强》为题,从“历史”的视角,对城市规划工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做了深度审视,并从现代治理、生态保护、产权制度、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对新时代的城市规划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
作为2019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粤港澳大湾区倍受各界关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是此次学术周重要议题之一。如何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与创业创新中心?如何推动社会治理下的机制连通和产业连通?大湾区规划将带来怎样的城市群的变化和城市个体变化?在27日下午双2城记巅峰论坛上,嘉宾分别就大湾区战略规划相关议题作了专题报告与交流。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袁奇峰作专题报告
袁奇峰以《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广佛大都市区战略》为题,回顾了珠三角的历史发展,并通过对广东、香港、深圳、佛山等地的深入分析,展望了广佛的大都市区战略发展远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作专题报告
朱荣远用九个观点深度阐述《珠三角2.0》,即珠三角的现在和未来。他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宏观规划下,“珠三角2.0”将更加关注社会生态和人文演变的可能性。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授,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副所长,香港亚太研究所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法作专题报告
沈建法以《粤港澳大湾区:香港的特色与作用》为题展开思考,希望从历史、地理和城市发展的角度探讨香港的特色以及香港能够发挥的作用。

奥雅纳院士、董事,全球交通规划技术领袖周文生作专题报告
周文生从交通规划实际研究工作入手,分享了《如何加强大湾区交通基建规划的互联互通》,及交通基建对城市产业、人才流动的重要影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涛方作专题报告
于涛方以《巢已筑:环渤海大湾区值得期待》为题,基于城市区域化发展的现实语境,探讨环渤海大湾区与大首都经济圈,以及与内部省会城市为主导的都市圈的互动发展。

高端对话:粤港澳大湾区规划
在双2城记高端对话环节,上述嘉宾分别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城市的定位出发,对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愿景、价值、溯源等方面展开了深度交流。

第七届清华同衡学术周会场座无虚席
2019第七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活动从5月27日至31日,为期五天,共设置2场主论坛、13场分论坛,围绕主议题,分别以空间规划、乡村振兴、人民城市、城市治理、生态智慧、基础设施、住区规划、港区发展、遗产保护等为切入点,进行跨专业的融合和交流。
自2013年以来,“清华同衡学术周”已连续举办七届,成为城乡规划及相关行业一年一度的学术盛宴。七年间,共吸引行业内外超过30000人次和近200家媒体的参与,活动影响力逐年扩大。多年来,“清华同衡学术周”以“家国天下”为使命,集合专业相关热点话题,搭建学术和实践的交流平台,邀请来自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规划行业组织、规划编制单位及相关企业的多位专家学者,用知识的交流、智慧的碰撞和技术的切磋共促人居环境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