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2050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在于:2050纽约规划为谁而做?
让我们先回溯本号2016年7月20日推送的一篇读书笔记《城市因何而繁荣》。这是美国一家规划与建筑设计机构撰写的报告,基于对北美50个公认的成功城市区域开展评价,抽取所谓成功城市区域普遍具有的特征。把传统数据与大数据相结合,开展的量化分析无疑是客观可信的。文中强调的若干特征包括:年龄构成的年轻化(35岁以下人口居多),较低的族群多样化程度。然而这也让我们陷入深思:如果城市管理者与规划从业者提取了这样的信息并付诸实践,那么所建成的城区岂不是对相对弱势群体(年老者、少数族群等)加以排斥?秉承这一思路,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居住分异、绅士化的残酷社会问题呢?
《纽约2050》对此做出了应答:倡导人口的包容性增长,欢迎新移民的到来并保证每位居民可参与城市民主生活。就人口的包容而言,提出具体倡议如下:① 让所有市民都可参与纽约的民主活动:包括为更多人赋予选举权;让市民在政策制定中拥有更多发言权;做好2020人口普查,把每个人的信息都登记在内;打击网络误导信息和仇恨言论;让下一代纽约市民成为积极参与者和知情者。② 欢迎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移民,并帮助他们参与公共生活:包括为更多人提供纽约市身份证,以享受公共服务;定位精准地扩大加入美国国籍人口比例;为新移民和无身份纽约居民提供保护和更多资源;③ 促进公正平等,强化市民与纽约政府之间的信任:包括鼓励和凝聚社区组织;从社区层面着手,消除纽约枪支犯罪;促进性别平等。④ 在全球舞台发挥民主和公民创新的引领作用。
纽约在2050总规中的应答,给予我们信心,即:作为一个全球城市,她并未在对卓越和繁荣的追逐中摒弃多样性。然而在全球城市日渐隔离和渐趋分异的大势之下,纽约能否真正实现更大的包容和更高的多元性?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