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背景
南田特色小镇位于三亚海棠湾西部腹地,距海棠湾国家海岸四公里。小镇毗邻环岛高速出口,同时,海棠湾高铁站也落位场地之内,高铁、高速双通道的交通便利给予小镇三亚东部门户的绝佳条件。小镇是海南省确定的百个特色小镇中三亚与农垦的唯一交集,既是南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海垦改革中产业纵深拓展的重要机遇。
南田小镇与海棠湾仅有一路之隔,但现状发展与海棠湾高品质旅游仍有较大差距。农垦、温泉、芒果是小镇既有发展积累的最大特色,如何在自身发展条件下,结合海南自贸区设立的政策机遇,找到与海棠湾差异化发展的定位,策划出独属南田的爆款产品,形成既有产业研究,又能落位空间指导下一步实施的规划方案,是本次概念规划的主要任务。
二、特色识别及产品策划
1.特色资源认知
南田农垦是全国精准脱贫、共建小康的样本,多次荣获国家奖项,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南田温泉开发早、品质优、口碑好,被誉为“神州第一泉”。南田芒果被评为“中国十大热带名果”和“海南省著名商标”。虽然资源独特性较好,但各类优质资源散兵作战,未能形成品牌合力,面对着业态老化、体验层次不足的转型升级压力。结合新的市场需求,丰富产品层次、加强深度体验是产品塑造的核心问题。
2.产品类型策划
近几年三亚国际游客渐增,亲子市场打开,新兴体验型景区发展迅猛,游客构成日渐年轻化,从观光游开始向深度度假游转变。借力海棠湾中高端的游客、候鸟人群,改变南田目前低端的游客构成,是小镇产品策划的关键。面对带伴侣、带父母、亲子游的客群需求,小镇应塑造小而精的、特色化的腹地地区标杆性产品,可在现代农业示范园、结合慢性病康复的温泉疗养、面对低龄儿童的科普主题乐园,以及特色演艺产品上重点发力。
3.产品模式建议
参照国内外优秀旅游产品案例,南田小镇应采取一站式综合度假模式,塑造出独特的社交生态圈,并通过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从温泉、芒果中创造出独有IP、爆款产品。在运营模式上,应注重产品搭配、轻资产化,并引入品牌和专业化运营团队,以应对市场冲击,保障良好品质。
三、规划主要内容
1.空间布局
小镇以“一园三区”的空间结构进行布局,强调本土风貌及自然生态特征在小镇建设的融入。“一园”为现代农业示范园,是以现状芒果林及基本农田为主体塑造的农文旅结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区”为高铁站前的现代服务综合区、临近山地的康养休闲功能区和面向海棠湾、南田居住区的家园生活服务区。站前片区以TOD模式进行开发,休闲、居住片区打造与生态环境的良好互动,营造“城在林中、城在绿中、城在花中”的空间感受。
2.交通组织
根据上位规划,小镇与海棠湾一线海景酒店有两条直通道路,能快速到达海滨及国际免税城;小镇北侧紧邻南田温泉度假城,东侧道路是去往旅游城的主要通道。由于海棠湾高铁站的设立,规划对部分道路进行调整,增加了一条直连高速下线口的通道,将站前道路贴合高铁站点设计,取消了跨越站台的支路,同时对横穿现代农业示范园的道路进行了线形调整。
3.风貌管控
结合热带气候和海南建筑文化特征,规划从建筑体量、建筑形式、建筑色彩、环境关系四个方面,提出了“通透轻盈、明快活泼、淡雅和谐、城景交融”的热带海洋建筑风貌管控要求,控制斑驳杂乱、资本炒作、与环境本底脱节的建设行为。
4.实施保障
根据概念方案,规划对近远期的建设量进行了预估,对涵盖主要经济指标的投资回报情况进行了初步测算,并提出了多规指标调整、控规编制的相关建议,为方案的可实施性提供保障。
规划研究框架图
空间结构规划图
用地布局规划图
城市设计引导图
整体鸟瞰示意图
农业示范园示意图
站前地区示意图
注:本文作者:路思远、崔家华、曹舒仪. 出自《城市规划通讯》2019年第1期“中规院专栏”. 责任编辑 马赤宇.
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