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素有“九河下梢”之称,见证了天津数百年来的发展史,是天津一张独特的名片。海河蜿蜒曲折,像是一条长丝带,连接了城市中的鳞次栉比的建筑和在其中行色匆匆的居民;连接了欧式风格的小洋楼和过往驻留的游客;连接了时光,连接了岁月。
在每一个天津人的心里,海河,是不可替代的一个形象,是天津的形象;在每一个规划人的心中,海河,是美丽的城市景观,更是需要用心经营、维护的城市记忆。
三十年来,天津规划院本着匠人的精神,小心的保留着这座城市的美好。这次,协同天津市商务局共同编制了《天津市海河国际商业中心发展规划》,在保留传统的城市文化记忆的基础上,打造国际化的城市IP,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但希望,这是三十年的我们,为这个美丽的城市留下的点睛之笔。
我们将分上、下两篇,为大家详细介绍规划编制。上篇从规划现状、难点入手整体介绍编制规划思路、目标与空间发展布局;下篇将详细为大家解读规划策略、规划商圈发展及保障措施。
▽ 汇报人
孟 颖
正高级规划师 注册规划师
南开大学 产业经济 硕士
专业方向:产业规划、城市规划
项目主持人:孟颖
项目指导:周长林、沈锐
项目组成员:安童鹤、周艺怡、周威、赵旸、赵宏鹃、王永阳、马山、于靖
规划背景
为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适应新常态下新兴商业模式与供给侧改革要求,整合天津现有商业资源,建设国际级商业中心,优化商业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打造城市品牌,实现天津高质量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海河国际商业中心发展规划由天津市商务局委托我院进行编制,为保障规划高质量完成,我院组织了由规划研究中心牵头,交通所、数字中心共同参与的技术团队进行编制。
规划编制过程
院项目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海河国际商业中心涉及的各区进行了多轮的现状调研和座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最终规划方案。同时为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与各区进行了多轮对接,并召开了专家评审会。目前,规划方案已经主管副市长审查通过,并于2019年4月29日,面向社会进行公示。
规划范围与对象
规划范围
围绕海河,北至南运河、狮子林大街,南至马场道、大沽南路、直沽桥,西至城厢西路、南开二马路、福安大街、鞍山道、西安道、岳阳道、西康路,东至进步道、七纬路、八纬路,占地约1150公顷。南北距离5.3公里,东西距离5.3公里,涉及海河长度6.7公里。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6-2035年,近期到2020年。
发展现状
2017年,海河国际商业中心实现销售额350亿元。规模以上商业设施70家,总建筑面积约236万平方米。其中:购物中心9家(占全市1/4);规模以上百货店26家(占全市1/3);规模以上超市5家;规模以上专业店7家;规模以上餐饮23家。根据互联网数据,海河国际商业中心内有各类商家9001家,包括超市和各类商店3525家,餐饮商户5332家,宾馆酒店144家。
海河国际商业中心的超市和商店空间分布示意图
海河国际商业中心商业、居住、就业空间分布示意图
运用GIS空间分析商业网点空间集聚度,不难发现,滨江道是网点集聚度最高的地区,其次是东马路、大悦城、小白楼地区。从大众点评餐饮活跃度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滨江道和南京路交口、恒隆、大悦城地区等购物中心集聚地区。从不同区域来看,都有各自较为活跃的节点地区。从餐饮活跃度来看,基本都集中在购物中心和特色街。
海河国际商业中心的商业网点空间集聚度分析示意图
该区域内交通条件便利,4条地铁线,11个地铁站点,29个地铁出入口,地铁站步行10分钟基本可以覆盖商业中心65%的地区。该地区公交站点密度较高,共有97个公交站点,公交可达性分布较为均匀。现状区域内路外社会公共停车场9处,约3000个车位。路内划线车位约1000个。局部地区依然存在缺口,白天总缺口约7500个。
海河国际商业中心的地铁10分钟覆盖区域示意图
海河国际商业中心公交站点密度示意图
存在问题
一是区域商业影响力、认知度亟需提升。天津曾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当前,天津的区域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有待提升。在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天津仅位于13位。从权威商业街区排名来看,天津商业街区域影响力不强。
二是经营模式相对滞后于消费需求。经营模式滞后,受到电商和新兴商圈的冲击,各项商业指标下滑。同时,海河国际商业中心的业态结构单一。整个商业中心主要以零售购物和餐饮功能为主,缺乏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性消费概念,不适应新的商业发展模式。此外,海河国际商业中心的主题活动缺乏系统策划,特别是缺乏展览展示、艺术演艺、节庆活动、人际交流等体验型活动的策划。
三是缺乏对历史文化等相关要素资源的挖掘整合。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的利用;缺乏商业老字号的整合与展示;特色文化设施宣传和整合力度不够,不能充分体现天津海河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特色。
海河国际商业中心范围内的历史街区示意图
四是商业空间环境的宜人性、体验性需进一步提升。商业街两侧以商店为主、街道环境单调、缺乏广场等供消费者交流、商家举办展示活动的空间;街区空间延伸不足,并未形成完整商业区域。
五是区域交通模式无法支撑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区域交通模式不明确,轨道交通出行比例较低,重要轨道站未充分发挥“对外门户”节点功能。区域内部公交服务模式单一,服务水平较低,缺乏高品质多元化的交通服务。道路环境、停车问题显著,影响区域品质,限制区域可达性。
现状白天路内停车缺口分布图
区域路段道路停车分布图
规划思路与目标
规划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指示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天津的实施,着力调整优化天津市商业资源。按照“亮点擦亮、优势做强、整体推进、重点实施、远近结合”的原则,以海河为线索组织各商圈和节点,以人的活动和需求为导向,突出体验经济、共享经济、休闲经济, 全面提升海河国际商业中心发展水平。
规划目标
营造海河沿岸商业特色,集聚大型商业设施,完善商业功能,汇聚知名品牌,突出时尚特色,使海河国际商业中心成为天津商业最繁荣、业态最丰富、产业链最完备的商业中心,成为天津国际化大都市的靓丽名片。
空间布局
以海河为线索联系各商圈,按照“一带九轴九商圈”的总体格局进行空间组织。
“一带”指海河商业文旅经济带;“九轴”指沿滨江道、和平路、南京路、南马路、北马路、水阁大街、曲阜道、重庆道、六纬路等主要商业街道,形成九条商业发展轴线;“九商圈”指沿海河形成滨江道-和平路商圈、老城厢-古文化街商圈、泰安道-小白楼商圈、五大道商圈、意风区商圈、南门外大街商圈、津湾广场商圈、六纬路商圈、大胡同商圈等九个各具特色的商圈。
海河国际商业中心总体空间结构示意图
一带——海河商业文旅经济带
由海河景观带向海河商业文旅经济带转变。通过对海河两岸重要商业节点、重要开敞空间、重点旅游线路、慢行交通的设计和组织,形成一批重要的滨河文化旅游商业节点。
海河商业文旅经济带未来的规划愿景是深入挖掘海河沿岸商业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商旅文融合、业态多元、环境宜人、品质精良的沿河重要商业节点,形成有节奏的海河律动活力空间,成为体现天津商业特色的海河商业文旅经济带。
海河国际商业中心的5段活力空间示意图
九轴——九条商业发展轴线
横向沟通海河两岸:由北马路、水阁大街、南马路、滨江道、曲阜道、重庆道六条商业街道加强海河两岸商圈的联系。
纵向串联南北商圈:由南京路、东马路-和平路-建设路、六纬路三条主要干线串联南北商圈,形成有利于消费者和游客跨商圈游览消费的交通动线。
九商圈——塑造多元多彩的购物空间
形成各具特色的商圈,共同凸显国际化特征。一是以民族特色凸显国际化特征,重点体现在以下商圈和商业街:老城厢-古文化街商圈的鼓楼、古文化街;南门外大街商圈的南市食品街;大胡同商圈的估衣街、锅店街。二是采用老字号展示与时尚前卫活动引入的方式,向世界展现天津商业历史,重点体现在以下商圈和商业街:滨江道-和平路商圈的滨江道、和平路;五大道商圈的和平宾馆、民园体育场、先农大院;津湾广场。三是通过集聚国际品牌,打造最具国际水准的高端商圈,包括泰安道-小白楼商圈的泰安道地区、小白楼地区;意风区;六纬路商圈。
海河国际商业中心的多元多彩的购物空间示意图
下篇将为您详细解读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商圈发展及保障措施,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