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有着丰富多样的来源:例如哲学、数学以及绘 画等等。虽然它们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关,但彼此之间却有着深刻的关联。另一个十分重要并可能成为主流的主题是资本。马克思似乎看起来不像是任何美学的源流,更不用说城市美学了,桑切斯发现,“倘若如马克思在《经济学与哲学手稿》中所说,人类只有将自身提升到自然层面以上,成为‘人性化的自然存在物’之后才真正成真为‘人’的话,那么艺术则是人类提升自身,将所接触的事物赋予人性化的这种特殊能力的活动”。马克思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和美学作为构成人类的基本性质的重要性。他还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与艺术敌对的,因为资本是为了生产而重视生产,也就是说,是为了利益,而非因为它对人性社会持有任何天生的包容力。在资本主义中,艺术史被商品化的:它成为资本主义交换价值的一部分,一种为了物质利益的投资,也是资本积累的一般系统的一部分。例如凡· 高、高更、毕加索的某些画,在画家生前卖不出去,但现在每幅却价值超过5000万美元,并且几十年来艺术“工业”已经被认为是投资获利的主要形式。
说到作为具体劳动的艺术生产,没有比卡米洛·西特谈论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城市更好的例子了,对工艺的信念使得建筑的每一面都变得人性化和完美。此时城市美学在劳动过程的每一部分中得到保证,它通过每个个体掌握并提高其工艺的努力而融合了艺术的才能。这时劳动还没有变得与生产疏离,两者后来的分离是随着福特主义和泰勒主义生产策略在建筑工业中的应用而发生的。实际上,当我们赞美中世纪城镇——诸如佛罗伦萨、锡耶纳、布拉格——之美时,我们最先崇敬的是一种已成为历史的生产和认知形式,即商业资本主义。如此产生的城市景观是与那个时代的直接物质产物,丹尼斯·科斯格罗夫在《社会形式和象征性的景观》一书的首章中对此有过精影描绘。
作者也曾论证过在维也纳城市形态演变中理性主义方法的浮现过程中现代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的范式作用。但是,在当今的世界,我们面对的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样的资本 形式——工业资本、商业资本、信息资本、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为了发掘 21 世 纪建成环境美学的主导形式,我们现在必须转向后面的形式。
在资本主义的整个文化脉络中,皮埃尔·布尔迪尼可能是最早一位讨论象征资本、交换以及品位等概念的哲学家。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免除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化)之间的严格区别,并认识到在理论上企图分隔它们的困难。意识形态、意义系统、身份和意象都与消费紧密联系,使得“经济”从文化中的分离成为严重的问题。在这一语境中,布尔迪尼指出,这种向象征资本的转变是通过经济发展中剩余价值的积累而实现的,在此过程中基本物质(生存)需要得到了满足。因此现在经济与象征价值以及不属于日常物质需求的奢侈品的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自从劳动几乎完全脱离了与审美生产的联系,即文化与劳动的结合,文化构成就从生产转向了消费,这一过程允许作为信息资本主义核心支柱的商品文化和商品美学的建立。在这个过程中,欲望超越了需求(现在已被满足),这是一个操纵与控制有着无限潜能的过程。每一种商品都建构起一个文本,它们依照意象、渴望、意义和身份建构,为基于年龄、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或其他群体或联系的消费群量身定做。大众传媒在这一持续不断地对可能与个体关联的能指物的再生产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如资本的其他形式,象征资本也可以在消费过程中积累。在艺术和美学已经被商品化的社会中,“品位”——商品购买的类型和价值——与它所导致的象征资本积累之间 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如此产生的整套关系,正是德波所指的“景象社会”,这一过程不仅发生于艺术和商品生产,还波及建筑及城市设计,在其中象征资本往往超过了建成形态的使用价值。
“文化资本”、“习惯”和“象征资本”是布尔迪尼著作中的核心概念。“习性”字面意思是“场” (学习的、影响的、集合的场),布尔迪尼用“习性”来表示一个人的整个生活世界( life-world),从他的姿态动作,到他生活的场所,到与他交往的人群:“虽然有时候被误认为是日常生活的惯例,或者社会化的同义词,但习性实际上是布尔迪尼实践——作为社会空间中的表达倾向——理论的一部分......,习性是一种行为的规则,它有助于在社会领域中区分阶级”。或相反,“习性通过与社会关系和意义关联的(即包括其他相关的)身体行为表现,而不需要用清晰的规则或实践来表达”。象征资本不仅仅是以剩余价值、利益、地租或其他什么的方式加速积累的另一种形式。象征资本代表任何产品、过程或状况中的物质价值/成本的增值。因此,举个例子,诺曼·福斯特的中国香港上海银行——当时全世界结构最昂贵的建筑一一的象征价值,仅部分地表现在它的成本中。它所形成的被认为是高品位的意象,它的建造者作为优秀企业的意象,它们的市场价值可能比建筑的成本更高。这些意象的所有权及其美学性质,所创造的差异性,建筑的独特性,它对城市形态的掌控及其主导其周边环境的能力,以及遍及全球的这样的意象,创造了超越任何自然物质价值的象征资本财富。这种价值经过联系还扩展到更广阔的范畴,到其所有者、使用者,甚至那些日光所及的游客。“在此基础上‘象征资本’不应该被视为一种资本,而是一种强调一般资本的某些相关形象的方式”。
然而,毫元疑问,象征资本也将增值回馈于实际投资和生产。 因此。城市形态美学一方面通过文化产业及其相关商品与文化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与象征资本的积累密切关联。艾伦·斯科特在其开创性的著作《城市的文化经济学》中指出了这一过程的本质,在书中他总结其关于文化生产的研究发现尚有许多关于空间组织的令人不解的问题:“相当重要的是的全球文化网络正在浮现的趋势,它以分散的城市和区域生产系统拼凑的形式凝聚成景观,构成了当代美学和符号生产的基本神经中枢”。
象征资本的生产也与文化资本和文化经济总体上的生产紧密相关。在城市设计过程中,这常常意味着获得一定历史或文化方面发展的能力,以及将那些转译或超越旧体验的新体验打包销售的愿望。这个过程最明显地表现在企图掌握游客的钱袋,同时模糊游客和本地消费之间的界限以获得扩大的市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著名的爱丁堡文身,到雅典古希腊剧场上演的歌剧,再到澳大利亚古老的淘金城镇的重新包装,以及美国的文化景点。这些景象将历史与当代景象融合,是为了建立经济、文化和象征资本,它们现在承担着大量城市的设计及其美学责任:“许多关于新城市空间探讨的基础是皮埃尔·布尔边尼的象征资本概念。自 20 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城市中心空间改造很大程度上涉及对外来 资源的寻求——例如就业、公司、游客以及富裕的居民。为了成功,城市不得不积累象征资本储备,例如,蓝筹股建筑,Loft 居住空间,公共艺术,审美遗产垃圾,以及其他经镀金的空 间,它们有助于营造差异化的适合‘氛围’(aura) ,这些 资源的提供者们本身就希望联合起来。”
在另一个层面,象征资本也表现了人类消费的永不满足的天性,因此一些娱乐/体验形式需要相互结合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例如机场正逐渐变为主题空港,为国际旅客提供购物中心、剧院、画廊、餐厅,以及一些多余的服务,这创造了一种代理旅行的体验:机场成为国际“游客”的中转站以及本地人参观娱乐的地点。这种游客和当地人之间差异的模糊,既是经济需求的结果,以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也是为了提供多样性。从现实的角度看,我们都是游客,因为商品市场、酒店、餐厅以及代理旅游体验的整体生产的标准化,也包括旅游产业的人 造产品的均质性,使得在旅游领域寻求真实性的变得无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标准化导致的衰落被文化产业所平衡,它寻求“不全部抛弃,但要超越,城市文化经济要么(a)是历史遗产的商业化,要么 (b)是以公共改革利益出发的集体消费品的大规模公共投资”。
文化产业所生产的文化资本有四种主要形式:1.建成环境(娱乐和主题公园、文化中心、赌场、购物中心) ;2.景象(事件和节日) ;3.资产市场(不动产投机和发展的国际化) ;4.节日市场(码头改造,游客导向的购物中心和娱乐中心)。
克雷克还指出这些发展形势对劳动力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基础设施发展的趋势,并提到游客和本地人群的行为模式中的一致性有所增加:“因而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放置在消费者发展这一新形式——特别是消费、休闲和旅游模式的聚集——的语境中理解。”因此这些作用所导致的城市设计美学的全面的基础性的转变是深刻的,椎动审美生产演变的一些主要因素已经在前文中指出。但我们仍可以总结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如下:
1.全球文化经济审慎的转变,它基于将文化资本作为一种垄断美学形态,这包括从服装制造业到表现在建筑和城市形态中的历史的商品化。2.新社团国家对象征资本的需求,它导致了新杜团力量与象征主义的美学,它们正慢慢替代传统国家的力量和权威。虽然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但在中心城市及其卫星城或边缘城市更占优势。3.新城市设计哲学,例如后现代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或新城市主义,对从业者产生着深刻的意识形态影响(有时是这几者的结合)。例如,新城市主义美学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虽然它看起来似乎包含着反动成分。4.景象和景象生产中场所的供应,这是不同等级层次的城市之间竞争中重要部分:会议中心、博览会址、奥运会及其他形式的体育赛事、主题公园、酒店和旅游设施、标志性建筑等等。5.视觉和电子形式的品牌和广告。媒体生成的环境,特别是晚上,可以通过灯光的运用完全表现住宅建成形态。物质建筑于是成为了电子建筑物的支撑背景。6.后泰勒主义生产形式允许建筑配件的远距离制造,导致了单个建筑要素外观全新的可能性。7.新建造技术,起因于信息经济、新材料和工业产品制造(这导致了新的建造方法,制作和组合材料的新角度,以及材料耐久性和强度的不断提升)。8.计算机图形语言日益增长的潜力,用于建构复杂几何体和表现三/四维图像。
在此基础上,企图明确一种普遍的审美来逐渐占领整个城市设计领域是徒劳的。当与特定的地理条件、人口和城市管理相结合时,上述的力量将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环境。每一种力量都对应其特殊的政治经济空间和审美。所以要建立城市设计的审美生产形式,比在特定的地点设计特定的外观形态更意义重大。这里我们可以明确两个重要的步骤。第一,是国家对建成环境的规定,以稠密化、设计控制和保护的形式,它们及复杂的方式相互重叠。第二,是主题的概念,它以私营部门的利益出发被审慎地确定,为了建立一种统一的审美以促进产品和体验的商品化销售,迪斯尼乐园即是经典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