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问环节中,现场观众就传统与现代、民主与法制、无政府主义与乌托邦等问题向两位学者提问。其中关于如何评价胡适和鲁迅在“五四”运动时的表现的问题,还引发了两位学者激烈而有趣的对话。
许纪霖说到,陈独秀是“五四”最重要的人,影响了当时的年轻人。胡适和鲁迅则分别代表了当时思想的两种走向,胡适对科学和文学的倡导,鲁迅对中国传统的批判,都使他们获得拥护。但在1920年代以后,胡适成为自由主义的领袖,鲁迅成为左翼的领袖。他们的分化也反映出“五四”作为中国多元思想源头的价值,种种思潮的讨论延续下来,其议题都被“五四”设定了。今天我们看到还有这么多的年轻人参与关于“五四”的讨论,说明其影响力还非常大。
杨念群则认为,是否把鲁迅、胡适看作“五四”的旗手,这是后人去认定的。从个人层面看,胡适是凡人,他左右逢源,性格游移,鲁迅做事决绝,不近人情,生活中的基本态度也反映出了两人巨大的区别。杨教授说胡适是凡人,鲁迅是外星人。胡适是更容易让人接近的,鲁迅的高度则是现代人难以企及的。
(本文根据陆家嘴读书会现场记录整理,图片由世纪文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