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图表明了一种空间的需求,就是那个地方的设施在客观上没能实时满足百姓的需求。除非人不住在那里,否则这个需求一定是客观存在的。而其他的小图标、网点图层是我们规划建议增加或者改善的设施,包括社区综合的小超市、小综合体,包括机械式或者立体式的停车场,还包括固定的摊位等等。
你会发现这些城市体检其实都有一个统一的逻辑,就是我们会利用大数据去精确地找到问题的所在,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建设的具体措施,去帮助城市的规划和管理者从根上解决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
最后讲一个让人有点揪心的话题——职住平衡。这个词可能太学术太专业,我稍微解释一下,其实反过来说就是:如果你每天上班和下班在路上花费很长时间,那就叫“职住不平衡”。当然大家可以想象,职住最平衡的状况就是,你就住在你们单位隔壁那栋楼里,每天下楼再上楼就是上班了。我有好几个同事就是这样,我感觉他们特别幸福,因为我每天在路上堵车的时候,他们还在被窝里睡大觉。
但有很多客观条件导致你不能住在单位附近,比如说你如果在国贸CBD上班,附近根本就没有住宅区给你住,要么太贵了,要么数量太少,所以你就不得不住在一个比较远的地方,每天搭地铁四五十分钟,或者乘公交痛苦地来上班又痛苦地回去。这是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的一个问题。
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也给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