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理想空间》44辑:城市综合体设计 作者:陈跃东 简川淞 邱琳
一、背景
本案所处的天府新城位于成都中轴线南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该段轴线定义为科技商务中轴线。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该区域是整个城市向南发展的先导区和核心区。
规划区域位于天府大道与绕城高速交叉口以北,西侧紧邻新区行政中心和创新孵化园,北侧为规划高层居住用地,府河流经用地东侧,带来良好的景观条件。
用地以西有规划地铁出入口,以南为绕城高速,向西紧靠天府大道,交通条件优越。东侧北侧为城市主干道,南侧为次干道,交通流量适中。用地东西两侧设有道路下穿入口,对道路穿越及用地出口设置造成一定影响。
用地西侧紧邻城市快速路,适合公共性较高的设施布置,受交通流的影响也较大。东侧为府河沿岸,拥有良好的景观条件。南北两侧为城市空间与用地专有内部区域的缓冲区域。用地现有相邻单位有新区行政中心,创新孵化园,以及北侧居住区用地。
规划建设的单位有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现代艺术馆,歌剧院,海洋公园等。
项目中涉及商业、商务及居住用地三种用地性质,根据其功能上的特点,结合用地环境分析,可以划分出各种功能在规划用地内的合理布置范围。
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外交通的分析,得到针对本案的用地布局基本模式,为下一步的设计工作作出指导。
针对场地特征,拟将主要商业入口放置于面向主要人流方向的西侧,重点偏向于西北侧主城区方向,西南侧作为稍次入口。居住区入口设置于用地东侧府河沿岸。
根据现状分析,使用模式以西动东静为基本趋势,按照功能的不同特征单独或整合布置,这也符合了商业综合体的分区特点。在沿快速路方向形成有魅力有特色的公建化界面,而在沿河的区域,宜将优美的自然景观渗透引入。
因此,大魔方的三种基本功能中,商业区应倾向于沿西侧主要交通方向布置,而居住区适合东侧沿河布置,商务及酒店功能由于需要直接的对外交通,因而适合布置于用地的外侧,与商业区和居住区协调安排。
想要原稿请点击喜欢作者→打赏2元哦
打赏者可获得本篇文章的高清电子版,打赏后请在文章留言区留言(并留下您的邮箱地址),或电话联系我们。
随手转发,让更多小伙伴加入我们!
公众号文章来源于《理想空间》系列丛书,仅供学习使用,谢绝无授权使用。
相关解释归《理想空间》系列丛书所有,打赏账户对此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