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2019年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
——分论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田园建筑”敬请期待
继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 “乡村振兴”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推动战略“落实落细”,继续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主题为“新时代本土建筑文化和技艺的融合与创新”。聚焦强调本土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及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意识。对此,小城镇建筑分会年会论坛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的热点及重点,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出发,在具有探索意义的创新实践中,进一步明晰“乡村振兴”战略对小城镇及乡村建筑的要求与希望,总结建筑助力乡村探索发展机遇的工作思路与经验做法。为小城镇及乡村的建设理清工作重点及正确方向。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田园建筑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小城镇建筑分会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9年5月23日8:30-12:00
江苏省苏州市太湖国际会议中心 吴语厅

吕品晶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乡村改造实践
传统村落的改造实践,要在物质性的空间存续上做足文章,保护、修复、回归传统聚落形态,强化乡村风貌特色;更要在精神性的文化传承上下功夫,发展、织补、延续传统乡村文脉,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现代文明的同时,兼顾区域文化的保护。

王维仁
香港大学建筑系 教授
不只是地域主义:一种城乡策略
由设计实践出发,本演讲以浙江松阳平田、界首村和香港菜园村等设计为例,讨论在中国乡村建设的语境下,建筑师应该如何定位角色,明确关键的设计议题并寻找有效的设计策略。除了重申乡建应有的社会性,以及设计者对土地社区和肌理的基本理解,演讲更强调建筑师兼具的研究者身份,期望经由一种建构探讨与形态学的设计态度,透过针灸式从点到线的设计过程,建构村落空间的公共叙事,倡导一种重建尺度与自然关系的城乡设计策略。

谢英俊
谢英俊建筑工作室 创始人
居民能参与的《装配式建筑》
我们过去二十年在灾区协助农民重建家园的经验,强调的也就是用工业化的作为,结合在地工法材料由灾民互相帮忙协力造屋, 与此建筑产业化的作为有许多相似之处,介绍四个关键作为, 1. 开放体系 2.简单技术3.数码化4.强化轻钢结构, 以及实例长年致力于生态农房研发与建设工作,秉持小区居民“协力造屋”及“可持续建筑”的原则,结合科学方法,深刻地将“社会”、“文化”、“经济”条件融入,以就地取材、低成本、适用技术以及建立开放式构造体系的作为,让农民也能参与符合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家屋兴建; 以此为基础,进而探索“现代民居”和“没有建筑师建筑”,这涉及“模式语言”、“面向对象设计”、“数码与网络技术”、“工业4.0”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探讨。

黄文亮
HHD华汇设计规划总监及华汇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营运主持人
营造大气田园为先导,积极推进有机村建的华北村落再生
从飞机上看华北农业大地景观,从过去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之后,过去农业荣景中的诗意村落,在宇宙观的华北美丽大地上,无奈地呈现了类似无法控制、不断蔓延的无数癌细胞,威胁大地的可持续生命力。作为处身在各地的今日建筑专业人士,应该思考各地农村,如何能在社会过渡到未来的新经济时代的进程中,掌握地域的地灵,重建农村的生命力,进一步完成地域生态文明建设,复兴中华文化的使命。

王竹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乡建:经营与永居
针对当前乡村建设中出现的混沌现象与问题进行思考,将视野从“建造本体”延展到“营建本体”。对“乡建真实”进行了解读与诠释,明确了乡村产业形态、社会形态、空间形态、文化形态“异质同构”的本质,提出乡建的目标与梯次、“自组织”与“他组织”、“价值认同”与“价值认异”、“地貌单元”与“居住单元”、“低技术”与“高效率”、“未完成”即“高完成”等乡建策略,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刘国沧
打开联合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创始人
从「嵩口模式」与「洛阳工作」谈复层脉络
古村镇是一复杂的活体系统,面对环境中持续演化的历史脉络与当代生活,要如何梳理、介入与发展?我们探索的是一条西方现代都市主义外,村镇茁壮发展的另一路径。本报告将藉由两个古镇的工作,针对创造式历史保存、促进居民宜居乐业、推动地方建造、建筑类型研究与运用、穴点/经络式依次整治、节庆式展览活化村镇等方向,说明我们探索的观念、方法与实务。

孟凡浩
gad · line+studio 主持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 高级工程师
随着城市营建和乡村激活领域的不断深入,城市和乡村已成为不可分割的社会生态体系,需要建筑师以更宏观的视角介入与尝试。通过近期的一系列实践,以不同策略回应自然、文脉以及时间性,尝试构筑特定环境下真正有价值的空间场所,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平衡。重新反思当下建筑师的责任与立场。

苏童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乡建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乡土再造-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乡建实践及理论探索
近年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各级领导和专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建设领域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出现了众多优秀设计师和优秀作品。我们及时总结,助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田园和乡愁、推动乡村文化回归。
乡建设计研究中心的实践以乡土环境和文化的再生与复兴为目标,助力乡村产业兴旺,树立文化自信,坚持乡土再造的价值观;以服务村民、协力政府为原则,强调公众参与,共同缔造的工作途径;注重多规合一,提供有针对性的乡土策略和一体化设计。乡土,是要唤醒原住村民内心意识和精神依托,主要包括自然、建筑和人文环境等综合氛围;再造,是运用现代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来实现功能提升。

论坛主持人:郭海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乡土创作中心主任
2019年5月23日8:30-12:00,江苏省苏州市太湖国际会议中心吴语厅,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苏州)年会“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田园建筑”论坛200席位及3份重量级学术大礼虚位以待,期待与您共同探讨田园建筑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宝贵经验,探索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