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园区生态格局,挖掘和提升园区生态潜力
为保留高生态价值区域、修复现状生态问题、提升生态功能品质,园区生态规划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园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对不同生态系统进行评估,筛选出生态价值功能较高的地块作为核心保留地块,通过模型模拟园区内廊道结构,串联核心斑块,构建园区景观生态格局,并以之作为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

2、打造园区生态水脉,建设循环节约型多功能水系统
首先,为建设园区循环节约型生态水系统,规划园区内非传统水源供水占区域总需求水量的90%,污水全部资源化利用;通过建筑节水、灌溉节水等措施,降低园区用水量。同时,打造可循环的生态水脉,通过园区内景观用水与生态用水的自我循环、净化,保证展园景观水体水质不低于地表水III类水质。并且,利用园区内景观水系统,贯彻低影响开发理念,构建生态海绵园区,为园区的雨水收集、利用、防洪、排涝创造良好条件。

3、营建自然生态展示区
为因地制宜营建本土生境空间,保障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持续提升,项目团队针对生境空间营建全周期的各阶段均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指引,内容涵盖生态本底与栖息地评估研究、规划设计方案制作、施工期工程管理、运营期维护管理、后期跟踪监测与评估等方面,对影响生境空间质量的全要素进行规划设计指导和质量管理把控。
基于场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与栖息地质量评估结果,将该展区划分为重要生境空间保留区、生境空间提质区与景观游憩区三类功能区。其中,重要生境空间保留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完成,全过程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完整保护了场地内的重要生境;生境空间提质区在原有人工林和人工湿地的基础上,结合生态修复工程,综合考虑目标物种栖息地特征、景观设计和人流活动影响的因素,挖掘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提升潜力。此外,合理布设自然科普宣教展示系统,让游客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接触、认知大自然,落实自然生态展示区的科普宣教功能。


2019北京世园会位于延庆区妫水河沿岸,山水资源丰富。围栏区面积约503公顷,其中陆域面积307公顷,水域面积196公顷。总体规划布局为:
一心:核心景观区:中国馆、演艺中心、国际馆
两轴:世界园艺轴、山水园艺轴
三带:妫河生态休闲带、园艺生活体验带、园艺科技发展带
多片区:世界园艺展示区、中华园艺展示区、生活园艺展示区、教育与未来展示区、自然生态展示区

效仿先人“巢居”“穴居”的古老智慧,中国馆被打造成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大部分展馆置于梯田之下,利用梯田大型覆土建筑结构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采暖降温能耗。


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场地采用透水铺装,地下设雨水调蓄池,经回收处理后的雨水将用于梯田灌溉,形成生态微循环。场馆利用地道风的理论实现新鲜空气的夏季预冷,冬季预热,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能耗。中国馆的钢结构屋盖安装有1024块光伏玻璃,光能吸收效率更高,可以更好地适应建筑的形态走势。




作为世园会的主要场馆之一,中国馆按照“生生不息,锦绣中华”的展陈理念,静态展示与动态演绎相结合,实物花艺与虚拟意境相呼应,追华夏园艺历史长河,观九州园艺辉煌杰作,赏山水林田湖草律动生机。以园艺为载体聚焦中国生态文化,汇聚中国31个省区市园艺产业、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及科研院校探索的前沿成果,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创建中国园艺产业的发展成就和高新科技成果的展示平台,打造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搭建中国园艺生态文化传承创新的交流空间。

花伞设计不只美观,还有强大的功能和独特的匠心。考虑到世园会举办时正值北京炎热暴晒的夏季,为了避免游客在进入场馆时因排队过久而出现中暑的状况,建筑师在若干朵“花伞”下留出了开放的公共空间,像一个城市遮阳伞,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驻足停留、休憩区域。

国际馆在北京世园会会期承担世界各国、国际组织室内展览以及举办国际园艺竞赛的功能。它由94把花伞构成,如同一片花海飘落在园区里。花伞的上方采用新型光伏发电材料,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用于整个建筑的内照明、动力等用能需求。

当夜幕降临,花伞叶片上的投射灯会为场馆营造出多姿多彩的夜景,点亮世园会。

植物馆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设计理念为“升起的地平”,建筑表面机理以植物根系为灵感,庞大的垂坠根系向下不断蔓延,将植物原本隐藏于地下的强大生命力直观呈现给参观者,不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带领参观者踏上一场以感受植物根系力量为起点的奇妙植物世界之旅。

植物馆的总策展主题是“植物—不可思议的智慧”,场馆用全新的视角,别致的方式来呼吁人们重新思考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如何共赢的问题。

“莫莉和她的一家人”便诞生于这样的主题之下。这个作品位于屋顶东南角,位置十分显眼。从位置待遇上我们就能看出,它是植物馆的“流量担当”,这个长颈鹿装置总高10m,是植物馆最大的艺术装置,预期成为植物馆的网红打卡地点。

世园会的主要场馆之一,生活体验馆按照“爱园艺、爱生活”的展陈理念,综合运用静态展示、动态展示、视觉、听觉、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围绕植物多样性、咖啡、茗茶、传统工艺品等,体验园艺在衣、食、住、用、娱、健康等方面的应用,让游客切身体验园艺让生活更美好。在生活体验馆还可以体验本草文化、了解举办地延庆的地域特色和产业成果,交互体验气象、航空航天与园艺、与生活的相互联系,感受当园艺遇上科技的各种新奇感、梦幻感,亲自动手设计属于自己的园艺生活空间。以园艺为媒介,引领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演艺中心将在会时承担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的功能,它宛如一只彩蝶驻足在妫湖之滨,更有“如云萦绕山间,如溪穿梭林间”的一色台、华夏四方名花盛放的九州花境、翠影红霞映朝日的千翠池、“花伞彩荫浓聚,万国佳客举杯”的丝路花语;正可谓永宁高阁揽胜景、天田妫汭蝶飞舞,北京世园会园区将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及独具匠心的人工设计,使游客寄情山水园艺之中而流连忘返。
图片和文字均来源于网络,小编为大家整理汇总,仅供学习和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把咱们“城市规划”置顶就可以啦
只需要5秒钟哟~

了解更多《》杂志信息,搜索微信号“”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
关注我们,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