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是萧索的,在东北的傍晚显得尤为明显。
恐怕是因为天黑的太早,路上的行人车辆都急匆匆的想要回家去了。六点钟,出租车在沈阳铁西北二路的车流中速度减缓,直至驶停。司机老刘开始不耐烦了起来不停地按着喇叭。作为九十年代末两千万下岗职工中的一员老刘是幸运的,在历经了计划经济的大厦轰然倒塌后,他从泥泞与废墟中又挣扎着找到了赖以生存的活计。
铁西区灯火辉煌的夜晚
在他的喇叭声中我重新注意到了车窗外的铁西。路边有一幢披着金色和棕色玻璃幕墙的南北联体写字楼,这种颜色搭配让它在周围的建筑群中格外显眼。沈阳人将这栋名为财富商会大厦的大楼称作”金裤衩“,在这栋摩天大楼的不远处,是万达广场北一路店,宜家沈阳店以及由土耳其零售集团Turk-Mall投资的星摩尔购物中心。
沈阳财富商会大厦
这些庞然大物正在取代过去的铁西工厂,成为这个以重工业文明区域的新地标。在这些商业建筑的周围,密密麻麻的分布着新潮、万科、保利、华润等开发商的小区。你也很难想象这片区域曾经属于铁路、烟囱,以及工厂墙上鲜红的大字。
铁路与烟囱
在当时,铁西区更像是整个计划经济时代里关于东北的缩影,如今看来,它也已经成为了老工业基地崛起的先行者。
从2002年开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铁西区被重新推上了前线。就这样,这个老工业城区在这十五年的进程中经历了一次次的改革转型。现在,它正在规划约70万㎡的工业遗存保护区,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重工业文化广场中央的雕塑
这是在原铸造厂的院里保留的一个车间,现在为铸造博物馆。
今天的铁西依然谈不上辉煌,但至少那些聚集的高楼大厦与文化地标、工业长廊让它显得没有那么失落甚至有意义了一些。
而它还远远不能代表东北,从经济数据上看,除了这些仅有的“大”城市会有机会成为工业文化的保留地,成为机械化的大粮仓,大多数地区都将会有必然的,无法人为逆转的未来。
铁西区原有的工厂陆续搬出
“ 东北不再是前线,不再是冷战格局下东北亚营造的中心,如今是边陲了
新中国建设的前30年,仅仅沈阳就向全国输送近40万中高级人才,提供机床20多万台,变压器2亿多千伏安,冶金设备60多亿元,是国家投资的3倍。让他们最骄傲的就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上的第一枚金属国徽是沈阳生产制造的。我相信这是我无法理解的父辈们对国家的信仰与近乎愚顽的听从的原因。
曾在铁西铸造博物馆展出的“铸造国徽”情景蜡像
而30年过去后,沈阳留下的是50万退休工人和数目巨大的富余人员。留下相应的积累,养老基金没有,失业保险基金没有,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这一切都被换成了钢厂、铁路和油田,换成了我国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50年代东北的景象
东北的没落是从这时开始的,我们今天所谈及与讨论的它的衰败都不及当时的十分之一。根据对辽、吉两地所进行的详细的田野调查,清华大学课题组最终于2010年出版了名为《制度实践与目标群体》的学术著作。书中引用官方统计数据称,1998年至2003年,国有企业累计下岗职工人数,高达2818万。
王兵的《铁西区》中以沈阳铁西区为范本还原了当时整个东北的无望与无奈。就像万能青年旅店在歌里面唱到“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现在,你问那个时代的东北人知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下岗的,他们是迷茫的,只能支支吾吾的说出大概是因为国家下命令了,国企要改制要并轨,并来并去这群人就下岗了。是啊,国家的事老百姓怎么能说的清呢。
《铁西区》中改制后选择留在工厂的青年
满脸沉重无助的下岗工人,在政府的再就业会议现场投放简历
曾经红极一时的长春拖拉机厂厂房如今的样子
东北最后的火柴厂,现在常为东北感到悲伤与唏嘘的都是作别故土的人,然而相比之下,那些曾经把青春、爱情、婚姻和事业通通交给工厂的中年人们,却显得平静许多。
如果你看过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的经济数据,你肯定会发现一个很大的变化,1978年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有四个是东北的,而到本世纪初,这一数字是零。
搜索“东北”,2016年3月,黑龙江龙煤集团双鸭山矿业工人讨薪事件让东北国企面临的困境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我们问到“这些事不都应该过去了吗?”,而类似的事情在东北的小城却时有发生。在此之前的2014年在全国31个省市中,东北三省经济增速未能达到预期,位列全国倒数。2016年,辽宁省增速为-2.2%,是唯一一个增长率为负的省份。在中央10年“振兴东北”计划后,东北的经济却在经历断崖式的下跌,这样看来十年前计划中的“振兴”二字也就不言而喻了。
东北三省占全国GDP比重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东北GDP增速排名
这些新闻与数据都让人们感到错愕,一夜之间喜气洋洋的东北不见了。
根据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近400万。看的出来,它的子民对这片土地也并没抱太大希望。从计划经济结束的那一天起,大多数的人就深陷于一种没有结果的抗争里面,但是直到现在东北也没有发展出足够的替代产业和工业来吸纳这一部分就业,所以摆在他们面前的生路很少。
在贾行家的演讲中东北是失落的,但他仍然愿意站出来为他的家乡做点什么,我想这是属于东北人独有的乐观了。影视剧中的东北人物大多渺小荒诞,喜欢吹牛好个面子,但为了自己心里的一个念想而活着,努力去做被别人嘲笑的事,马大帅是,陈桂林是,树先生是,耳朵大的王抗美也是。他们憋着一股劲去生活,向空气挥拳,有没有意义不靠别人评价。这是影视剧中写实的部分,这是东北人。
《钢的琴》工人们幻想把烟囱改造的好看一些就可以保留下来
工人们聚集在山上围观烟囱拆除的过程
现实中的东北人很可笑,也很努力。喊麦、直播、快手,一提起这三个关键词想到的必定是东北人。2016年是中国的直播元年,一直到今天直播事业都在蓬勃发展。MC天佑是这场直播浪潮中不可忽视的人物,他饱受争议与诟病正如东北这片土地。
天佑在2017年浙江卫视跨年晚会现场
“ 戎马一生为了谁
能爱几回恨几回
败帝王 斗苍天
夺得皇位以成仙
豪情万丈天地间
续写另类帝王篇 “
这是天佑最广为人知的一段歌词。“假、大、空”是我给所有喊麦词作贴的标签,但在三四线城市及广袤的乡村大地,它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在社会底层辛苦谋生的听众们而言,喊麦满足着他们对上流社会的想象,是困苦生活的一针安慰剂。——16年GQ对天佑采访的文章中写道
对于在社会底层辛苦谋生的听众们而言,喊麦满足着他们对上流社会的想象,是困苦生活的一针安慰剂。
——16年GQ对天佑采访的文章中写道
直播也是给东北经济的一针强有力的药剂吧,以至于东北人自己都说这是支撑起东北的新型经济。这些个曾经的工业城市,现在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网红经纪公司和各式网络主播,这里像是网络时代的新式工厂,将培养成型的网络主播输送到全国三百多家直播平台。" 我们就像是厂商,为商场提供符合标准的商品。”一位沈阳的经纪公司负责人这样说。
主播学院
对于东北人来说这是一个有诱惑力的产业,目前绝大多数直播平台的主播收入均至少在5000元以上,据一个东北女主播自述,在他们那个人均月收入三千的小城市里,靠着做主播,月收入最高能拿到30万(但这并不普遍)。比起经济学家们开出的药方,喊麦、直播带给东北这些小镇青年的是更直观更实在的收入。
在我们的平台上不是每个人都轻轻松松的就可以赚钱,99%的人上去试了没有办法进行下去,1%的人能经营下去,这1%里有99%能勉强养活自己,剩下人还挣的钱还不错。我们很多人觉得他们赚很多钱原因是传统观念他们不应该赚到这么多钱,因为我们去评判他们的时候是用的过去的标准。比如从一个直播角度来讲,老虎作为一个主播和他们比,这样比确实他们很LOW,其实他们不是很LOW。他们具备非常非常多其他的能力,比如说互动,而我们平常做电视节目主持的时候,我们的互动是跟现场的几十位、百十位嘉宾,可是他们的互动是百万人。在YY这个平台上我们优秀主播每天直播时长在6小时以上。所以他们挣到了钱,也很努力,也有他们真正的硬功夫。 ——YY直播CEO陈州在采访中说
在我们的平台上不是每个人都轻轻松松的就可以赚钱,99%的人上去试了没有办法进行下去,1%的人能经营下去,这1%里有99%能勉强养活自己,剩下人还挣的钱还不错。我们很多人觉得他们赚很多钱原因是传统观念他们不应该赚到这么多钱,因为我们去评判他们的时候是用的过去的标准。
比如从一个直播角度来讲,老虎作为一个主播和他们比,这样比确实他们很LOW,其实他们不是很LOW。他们具备非常非常多其他的能力,比如说互动,而我们平常做电视节目主持的时候,我们的互动是跟现场的几十位、百十位嘉宾,可是他们的互动是百万人。
在YY这个平台上我们优秀主播每天直播时长在6小时以上。所以他们挣到了钱,也很努力,也有他们真正的硬功夫。
——YY直播CEO陈州在采访中说
直播间里他们卖力的喊卖力的互动,你看的有点尴尬便退了出去,他们大多数是只能勉强养活自己的99%,但也是选择继续经营的1%。
“ 能喝多少酒,就能干多大事
东北的问题也不仅仅在于它的经济。人口的流失,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官本体制与行事思维,产业结构的失衡,人们观念的落后都在荼毒着这片土地。
在近一百年的历史里,东北一直也没能主动地去根生自己的市井与文化,战争、天灾、命运,时代的需要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片丰饶的土地与它的人民,这让它在今天显得像一块烫手的山芋。
东北很委屈,也很自责,更多的是忍耐,你嘲笑它低俗,嘲笑它迂腐,嘲笑它贫穷落后,它全盘接受。
但东北仍然会像《钢的琴》中的片段一样,举起酒杯对你说“能喝多少酒,就能干多大事。”
《钢的琴》剧照
[本文部分图片和文字来自于知乎日报与新浪博客]
点击图片,阅读原创文章 ▼
本文是原创编辑的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了解转载规则请在后台回复“转载”。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了解更多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号内搜索页面
[]是由一批资深专家团队运营,可开展城市规划、、景观设计、旅游规划、公共艺术的投资咨询与综合发展。旨在以新型城镇化带动社会与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业务洽询 张先生 / 17811898598
媒体合作 唐先生 / 18601077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