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蕴含着地方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在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乡村村民家园情怀和集体意识的催生剂和触发器。
近年来,国家对乡土文化的关注度持续攀升,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乡村公共空间历来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在城镇化发展以及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中,其公共性不断减弱,以及承载的乡土文化特性也逐渐丧失……因此,重新激活公共空间的乡土文化传承功能在当下乡村的物质空间建设中变得极其紧迫。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历程,剖析当今乡村公共空间在建设层面存在的问题,以乡土文化传承为视角,探索了乡村公共空间的营建策略,以期为乡村建设中发挥公共空间的重要价值、传承地方文化提供思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