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习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些关键词正在广东变为生动实践。从2010年开始规划建设的绿道,便是广东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鲜活样本。广东绿道网络贯穿城乡,将居民点、自然和人文景观、生态保护地串联为一体,有效提升了城乡空间生态环境品质,已成为广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绿道让人获益,同样也让城市受益。环境好了,更多的人才留下来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熊晓冬说。
南粤君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计完成绿道建设超1.8万公里,其中省立绿道6024公里,市立绿道11995公里。越来越多城乡居民享受到这份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人心,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铿锵,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向前延伸。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熊晓冬认为,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需要找到和谐共生的平衡点。
城市绿色“高颜值”的背后,是广东通过绿道建设的优化升级,从绿道到碧道、古驿道,迈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熊晓冬看来,绿道的建设凸显着新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通过绿道建设,珠三角改变过去以货物流通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最核心的功能设计转为以人的需求为主。
近年来,广东率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环境与经济发展实现共赢,为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
从绿道到碧道、古驿道,广东通过绿道建设的优化升级,迈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熊晓冬表示,广东将继续打造绿道“升级版”,进一步发挥“绿道+”的发展潜力,通过“绿道+文化”、“绿道+健康”、“绿道+交通”等,让绿道“活”起来,推进城市公园、乡村公园、森林公园、带状河道海岸绿地、环城防护林带绿地、城乡楔形绿地等各类公园绿地建设,形成有机的绿地生态网络,为提升城市魅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