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在英德市举办“农村社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培训班,并邀请了来自国家、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大学院校的专家教授现场观摩连樟村、活石水村建设成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巡视员卢英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郭壮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农房建设管理处处长陈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农房建设管理处副调研员李华、各地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的主管部门负责人、试点村相关负责人以及示范工作专家组在现场考察参观示范工作推进情况,听取了连樟村、活石水村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和村民代表的发言。我院党委书记钱中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今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并把全国第一期的培训班放在广东。“共同缔造”活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一种理念和组织方式,具有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多个基层试点生动实践的总结。
为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脱贫攻坚中,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落实去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脱贫攻坚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共同缔造示范工作会议精神,我院积极承接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工作,安排了40多名技术人员分别前往连樟村、活石水村开展技术指导和驻村帮扶,进行陪伴式服务,参与农村社区共同缔造。
我院技术团队经过多次驻村,深入与村党支部、村理事会和普通村民了解情况,努力探索通过共同缔造方式,统筹政府、村民、社会三大主体,实现脱贫攻坚、环境整治互相促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工作方法,总结出通过协商共治、合作共建美好人居环境的共同行动模式和实践经验。在共同缔造的推动下,连樟村活石水村产业得到有效发展,村民收入大大提升,村居环境旧貌换新颜, “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村庄治理机制成熟完善,形成了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

连樟村项目负责人、我院规划设计六所罗燕飞为与会人员做介绍

与会人员在连樟村观摩学习

钱中强书记在连樟村观摩学习
在连樟村,与会领导、学员认真听取了关于基层党建、产业振兴、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和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工作介绍。据了解,连樟村通过加强组织引领,强化村民自治,形成“1+3N”基层组织体系;推动机制创新,实现共同缔造,形成“1+4”连樟共同体;实现脱贫共富共享,2018年全村预脱贫的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多元,全村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预脱贫目标。

与会人员在活石水村观摩学习

钱中强书记在活石水村观摩学习

钱中强书记、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蔡穗虹陪同观摩
在活石水村,与会领导、学员实地参观了村入口标志景石、迎福亭、村文化馆、礼堂、福园、老围重建、百福长廊、活水农庄、特色民宿等,认真了解了活石水村理事会组织,以及土地整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宅基地调整等的工作情况。学习了活石水村近年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大胆探索开展土地整合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村民共同商议订立“十年计划”,按照先搞环境卫生,再做基础设施和绿化美化,最后重修祠堂的顺序,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群众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建设美丽乡村的先进经验,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2017 年,活石水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第四批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
随着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政府从大包大揽转变为村庄建设的激励者、帮扶者、引领者;规划师从“主角”变为“参谋”,成为村庄建设中的沟通者、引导者。最为重要的是,村民们转变了“等靠要”思想,内生动力被有效激活,从“要我干”“我不干”变为“我要干”“抢着干”,形成了“村民、政府、社会共同缔造”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我院从2017年开始跟踪连樟村乡村改造项目,连樟村也成为近年来广东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村庄精神面貌和物质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村民正逐渐成为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的决策者、实施者、管理者、评价者和美丽宜居环境的享有者。
截止目前,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指导和我院帮扶支持下,连樟村、活石水村“共同缔造”示范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乡村社会治理的自治组织框架已基本确定,相关制度机制开始初步运行,村民共谋、共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共管、共评、共享的相关机制逐步完善。与会领导和专家对我院在两个试点村的共同缔造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共同缔造示范工作继续深入推进。未来,我院也将为推动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院连樟村帮扶团队合影

我院连樟村帮扶团队和与会领导、学员合影留念

我院活石水村帮扶团队与九龙镇领导活石水村理事会合影留念
我院协助现场观摩会的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