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崔功豪:智慧城市如何融入每一个城市的发展之路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3-25 00:00:12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
?
?
2016年3月24日,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在济南开幕。中国城市中心规划院举办了“智慧?城市?规划” 论坛,邀请了众多中外学界和企业界的大咖,共同商讨了如何借助“智慧规划”与“应用实践”,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论坛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沈迟主持。
?
?
?
沈迟院长:
今天我们这个分会场的主题是智慧城市规划,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大会的主题是城市与创新。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发了一个全国的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一个指导性意见,里面强调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尊重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发展的规律需要我们在长期的研究当中去认识它。当然我们现在
?
互联网+大数据,加我们的
?
各种观测技术,使我们能够有更好的条件去掌握和认识这两个数据,智慧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
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请到了我们国家城市研究的元老——南京大学的崔功豪教授,先请他给大家做一个主旨演讲,大家欢迎!
崔功豪:南京大学教授
崔功豪教授发言实录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早上好!非常荣幸来参加这样一个新型智慧城市这样的大会,但是我并不是以智慧城市研究的方向,我只是一个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的工作者。只是跟这样一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新潮流的像智慧城市有一点兴趣,看了一些资料,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应该说从2008年IBM开始提起来的智慧地球,然后提出智慧城市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智慧城市的浪潮已经在世界各国成为了主流,引起了政府企业各方面的关注。2015年美国的奥巴马总统已经1.6万亿的美元支持智慧城市的研究和建设工作,我们国家是非常快的适应了国际的潮流需求,在2010年发展了很多的文章,有关的文件已经开始陆续的公布,到现在为止我们智慧城市的浪潮,就像刚才主持人讲的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个部门大规模的推进了世界城市的建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基本的潮流,我们怎么去认识这样的智慧城市发展的潮流呢?我谈几个方面的几点意见。
第一,确实智慧城市是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从城市整个的发展历史来看,最早的农业革命,由于农产品的发展开始出现了集市;当工业革命,使城市成为国家的主体。当前新的城市是整个城市的影响力在各地方普遍的传播,让城市推动了整个世界,所以澳大利亚两个学者曾经讲过,农业革命是城市诞生于世界,工业革命是城市主宰于世界,信息革命更是把人类推入到一个世界。
从人类对城市的关系上面来讲,最早期开始为了交易到了集市,为了更好的就业,为了生活来到了城市,到今天能够更好的为了发展自己、享受生活,走向了城市。所以也有一句名言,为了生活来到了城市,为了生活的更好就居住在城市。
大家知道四大文明古国一些主要的城市,是一个适应城市的过程,我们在城市继续发展的过程当中,大规模的建设中间,我们很多破坏了城市,造成了今天很多自然现象的问题,到了今天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自然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要跟自然和谐共处,从这几个基本发展的规律上来看,我们就觉得确实智慧城市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潮流,而正因为今天的社会到了一个不断转型、发展的阶段,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解决环境问题、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城市必须大规模的发展,所以成了很多城市的类型。
我大致归纳了一下是四种城市类型,一个是以产业功能为导向的城市,就像我们大家都在争取的,为了体现一个城市的影响力,所谓中心城市、城市等级,我们工业城市一系列的城市我就不说了。
第二类就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为了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环境的问题,包括生活的问题等等的一些问题出现的城市,包括我们的绿色城市,海边城市,我们安全城市等等。
还有一类就是为了关心我们的生活健康出现的一些城市,我们的健康城市,我们的和谐城市等等。所以这些城市过去的问题的解决,包括到数字城市、自然城市和智慧城市,这些就是反映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科技的导向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今天为什么因为智慧城市这个问题出来?
实际上智慧城市的基础是最好的,因为我们最早的一开始就有了智慧城市,有了新型的技术,对中国来讲智慧城市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中国的大规模发展以后出现很多城市问题,我们中央提出来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更需要为城市创造更多的生活,这样作为智慧城市的浪潮如火如荼的开展至关重要。这个就是反映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感觉到有一些问题是值得讨论的,我想谈的重点的问题就是智慧城市它是城市的智慧。
我们知道IBM一开始提出来智慧城市的使命,他的要求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技术问题,希望通过新的机型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来改善城市的环境,但是后来陆陆续续越来越好,越来越大。
从最早的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最后提出的解决城市病,好像是治理城市病的最好的良方,解决城市发展的难题,成为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到最后城市增长的必要性,我还看到材料写到智慧城市目标是要促增长、保稳定、惠民生,把这些问题都作为智慧城市的目标。成为城市规划的内容也是越来越快,从现在大家看到全套的智慧城市包括从产业到生活、到管理、到政策等等全都是智慧城市的各方面应用,所以智慧城市已经打造一座新城,智慧名城等等各方面的,所以整个的智慧城市的这里面太多了。
所以我们到底我们今天要谈的智慧城市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首先看一下什么叫做智慧,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很多人的说法,归起来来说实际上是一个概念,智慧是一种思维,是一种能力,是认识、判断、处理,总体上来讲可以这么讲,时间的关系就不列了。
智慧城市的概念由于对智慧的问题如果放大的话,IBM中国研究院的院长曾经说了,概括了最高的概念,智慧的本质就是处于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把这个概念概括起来,智慧城市的问题确实是非常大的,实际上当然我们今天可以说,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发展成智慧?
我记得我在上海的时候,我们知道上海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服装品牌,这个服装品牌的人就是一个漂亮的人,就是一个时尚的人和追求生活的人,他是这样的概念,我们今天谈到智慧来讲,为什么谈到这个情况,我不知道,是一个给更加具体的智慧。对这个概念的套用,所以我们今天对智慧城市的概念也就是越来越扩大和复杂化。
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说了,实际上把智慧城市看成一个看作方法、一个看作能力、一个看作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提高城市的发展的等等问题,而且他的内容也是越来越扩大,最多的内容是智慧城市要搞产业,要搞功能加上高端服务,智慧的各个方面,所以他的问题越来越多。
我就把它概括了一下,大概智慧城市概念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共同的都认为他是一种新技术的应用和集成,这是共同的。在这个基础上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以人为中心,强调服务,强调智慧城市,强调智慧应用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一种强调是以城市为中心,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就是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智慧城市应该是一个更重要的是一种服务,是民生的服务,是一种智慧化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联合国人居署提出来的强调城市的管理,到整个智慧城市最主要的目的是搞好城市的生活。
第二点,我的基本观点就是智慧城市我们不是去打造一个新城,不是去重新建设一个全面的城市,我们并不是去改变原有城市的功能、规模、形态、结构,而是我们对现有城市的智慧化的改造和提升,是对现有的城市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更多的现代化。因此从这点上来讲,实际上智慧城市是每一个城市的发展之路,如果每一个城市都要智慧化,因此我们可以讲智慧城市最核心的就是城市的发展和构建城市的集成,或者讲我们可以这样讲,智慧城市就是应用智慧的工具,用智慧化的方法构建一个美好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现在智慧城市的问题,正因为上面很多的问题没有搞清楚,所以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第一、我们现在没有一个很明确的顶层设计通盘的考虑、长远的设想。智慧城市推到最轰轰烈烈的是企业,我们也看到很多,有一些企业甚至50%的收入是跟智慧城市有关,因为他将卖设备、卖项目,推销他的产品,这是一个好现象。智慧城市的活力反而在企业,中兴通讯已经提出智慧城市2.0,已经在银川开始实验。
第二个方面是内涵、重点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一哄而起,这是中国的特点。所以广泛的开展了智慧城市,推进快、范围广、数量多、内容杂等等。再加上我们智慧城市的形式老一套,圈地,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提出智慧城市圈地运动正在兴起,互联网+什么园等等,就是搞圈地、卖设备。整个规划也是越来越广、越来越全、越来越大,所以这样事倍功半。
有一个估计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的智慧城市投资超过5000亿,有一个材料光是2015年智慧城市的已经达到2400多亿,大量的投资,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很多的城市根本不知道应该解决什么问题?他建智慧城市到底干什么?很多智慧城市的方案基本上没有。有的城市为了智慧城市是名利双收,实际上出的问题是非常多的。最著名的问题大家知道是孤岛问题,各个部门各自为政,智慧城市最核心的问题是共享,只有大量的共享才有可能应用服务,但是现在各个部门、各个城市,一个部门的内部,甚至一个企业的内部都是各种各样的,所以没有发挥智慧城市应有的作用。
还有一点是公众参与少,没有形成全民共建的热情和氛围。变成一种为技术而技术,为企业而技术,而应为人而用技术。所以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有一个统筹规划,要规划的引领来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所以要有顶层设计,要有规划的规划,更好的鉴定智慧城市的内涵、目标、重点、步骤等等,有一个大的顶层设计,我们才有可能把智慧城市引向健康的道路,所以要理清智慧城市很多方面。
“十三五”规划里面提出五个方面,包括绿色的,包括智慧的等等,跟智慧城市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一个智慧城市是黏合剂,所以智慧城市应该非常重要的要论清导向,所以国外很多城市非常明确的解决什么,有的是解决整个环境的问题,非常明确把气侯、资源的问题和城市发展起来,巴塞罗那更加明确,提出来通过传感器来提高公共设施的水平,所以智慧城市应该是循序渐进、有序推进,讲究实效。
第二点智慧城市确实应该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和提高整个的生活环境、质量作为它的重点。这点我觉得必须要更好的考虑到这方面。所以我们需要智慧城市和智能城市是不同的,智能城市主要是技术,智慧城市不是这样的,但是我们根据上一个资料,我们有一个方面来讲,恰恰是智慧应用方面是最低的,这是做的不够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更好的助力到这当中来,把智慧城市规划首先是对智慧城市人的规划,要了解人的需求,如果说供给侧的改革来讲,我们首先了解在智慧城市的短板是什么?我们需要增长哪一些功能?对人民最需要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智慧城市在这方面做的怎么样?我觉得这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要看到让人民得到具体的实惠,真正跟人民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城市里面各种绿色分布,按照我们规划的要求,500米出现一个绿地,但是我们这样均临分布以后,有的绿地人满为患,有的却不是这样,为什么呢?500米居住的人是什么?人的构成、人的密度,人的水平没有达到,所以你就没有做到这一块。更多的技术性的问题是孤岛性的问题,大家都可以了解。
讲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搞智慧医疗,我们病例卡还没有建立,因为医生不知道你以前有过什么样的病,他都不知道,所以最简单的都没有做到,所以怎么样来解决孤岛问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还有一点如何让指挥城市的建设变成老百姓自己手中的事情,也是IBM的中国研究院的院长他提出一个概念,叫做草根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做法恰恰改变我们非常大的一个传统——就是自上而下的决策层,我们自上而下的规划之所以出现问题,因为我们不了解老百姓对政策的需求,老百姓能够在规划上发挥的能力,所以要自下而上的来进行更好的智慧城市的规划。
IBM的中国研究院的院长举了几个例子,怎么样充分利用人民的创造力,用人民的力量把人作为一个传感器更好的来解决智慧城市的问题。他提到一个例子,2009年,巴黎有一个叫做绿色观察运动,请了200个管理市民,给他配了设备,让他正常的去工作,他随时监测整个的天气状况、环境状况,这就是把智慧的作用推广在老百姓这里,这是我们要做的。
只有老百姓真正参与和感受了,智慧城市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智慧城市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事情,所以全世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全面建成智慧城市,而在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是非常必须的。建设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更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