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城镇化进程虽然取得超高速的增长,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目前,我国现有千万以上人口的城市6个,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16个,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140个,是全世界规模以上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城市规模最大,大城市数量最多,但是设市城市只有673个,城市数量看起来并不多。但实际上我国还有21299个建制镇,其中建成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有1125个。
如果按国外的标准,镇区人口规模1万以上也都可算作城市,我国绝大部分小城镇都可以算作城市。近30年的城镇化高速增长过程,我国城市规模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
从外表上看,中国的城市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形象几乎没有什么差异,甚至看起来更好,但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粗放发展问题。
例如,用地粗放的现象没有发生根本的改观。我国目前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50多平米,比城市规划用地标准的上限还要高出30多平米,而比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米的标准要高出50多平米。
用地粗放,导致基础设施战线拉长,使得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成本过高。用地效率低下,还造成了城市出行的不方便。特别是我国人口过多,耕地紧张,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浪费了我国最为稀缺的土地资源,直接影响到我国已经实行多年的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提倡和推行集约型增长的城镇化道路,对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粮食安全,降低城市发展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