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空间》43辑:旅游城镇规划与策划
虎门,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抵御外辱、自立自强的历史。虎门威远岛,地处珠江入海口,位于穗、港、澳三地的几何重心,是珠三角地区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历史上重要的海防要塞、鸦片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积淀和敏感的生态环境。本文以虎门威远岛旅游度假区为例,具体分析其在旅游城镇开发中的一系列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为此类生态敏感地区旅游城镇的开发建设提供借鉴。
一、威远岛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特征
保护与开发是旅游度假区开发中存在的普遍矛盾,但是矛盾的表现形式却各不相同。威远岛由于其独特的历史环境、区位条件和生态条件,其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体现在历史积淀与文化创新、生态安全与城市建设、自然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矛盾。
1.历史积淀与文化创新的矛盾
威远岛,作为鸦片战争的主战场,记载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那段惨痛的经历,是中华民族永远铭刻在心的创伤。由于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以及长期以来严格的保护要求,抑制了威远岛的文化创新和开发需求。
目前,虎门威远岛上历史文物众多,主要包括鸦片战争时期的古炮台群和纪念鸦片战争的海战博物馆。前者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者是一座专题性与遗址性相结合的博物馆。目前,威远岛的文化主题多围绕着历史纪念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政治性题材展开。当地政府在项目的审批上也较为谨慎。从土地的批租情况来看,多数出让土地由于开发主题不定而处于待开发状态。厚重的历史已然成为威远岛旅游度假区开发的一道屏障,文化创新也成为威远岛获得新生的首要任务。因此,如何在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引入新的文化概念,一方面保护和利用好威远岛已有的历史资源,另一方面为威远岛的开发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威远岛开发中首先解决的矛盾。
2.生态安全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威远岛地处珠江入海口,是河海交汇、水陆交接的生态敏感地带。全岛主要是丘陵山地以及沿江滩涂,少部分沿海沙滩。因四面环水,又处在珠江出海口处,加之全岛植被赋存良好,在海陆风及植被调节下,气候较之市区、镇区又呈夏季不热、全年雨量稍多的特点。目前威远岛除了历史文物保护区外,东岸还分布有黄唇鱼保护区和红树林生态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较为敏感的地带。
对于建设活动与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协调也是威远岛开发面临的难题之一。从岛上土地批租情况也可以看出,拟开发项目的布局与生态保护控制区之间也存在众多的冲突。生态安全与城市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安全格局的评估与重构,为威远岛旅游度假区开发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生态安全体系,使威远岛在生态保护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成为威远岛旅游度假区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
3.自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矛盾
威远岛上主要为丘陵山地。岛上古炮台也多为依山而建,由于当时战斗的需要均具有良好的视野和隐蔽性。对于这些古炮台的视野环境的保护也是威远岛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特色。在已审批的威远岛历史文物保护规划中,对古炮台群周边有严格的限高要求。因此,在开发建设中需要维护威远岛自然生态空间的完整性,协调自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矛盾成为威远岛旅游度假区开发的又一难题。
想要原稿请点击喜欢作者→打赏2元哦
打赏者可获得本篇文章的高清电子版,打赏后请在文章留言区留言(并留下您的邮箱地址),或电话联系我们。
随手转发,让更多小伙伴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