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按照国家关于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及妇女儿童中心要求设置的科室,在设计当中须逐一考虑,并结合蕉岭医院的相关使用需求,配备相对完整的功能科室。
人民医院作为县级医疗的基本保障,科室建设需要全面兼顾,首先是须注意设置独立的一栋传染病楼且需要有相对独立的对外出入口,作为县这个层面的重要分级诊疗点。考虑到蕉岭县人口的特殊性——人口不多且传染病对象相对固定,为方便医院的管理便于病人及突发性事件,特在急诊科室附近设置传染病接诊点。另外、其他科室如县120指挥中心、县采血中心等都应考虑设置在县人民医院。综合医院要求设置的日间手术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床营养科、腔镜中心、高压氧舱、透析中心等科室须一一落实。
而中医医院以中医疗法为特色,科室建设旨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设置治未病中心,以亚健康人群为服务对象,围绕中医传统疗法、名医馆、中医药剂科、健康管理等科室展开。根据诊断结果采用中药、针推、导引、药膳、食疗、足浴等各种手段,调节体质,成为非特异性的疾病预防、减少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一种措施,同时对于健康人群健康状态的维持和巩固也有一定积极指导意义。
中心在国家儿保部、孕产部、计划生育部、妇科(以下简称“四大部”)建设的基本要求下,首先以孕妇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及计划生育四大部为基础,设置保健大楼,面对健康人群。其次,县中心规模不大,住院大楼同时容纳儿科、妇科、产科等住院单元,竖向交通需要考虑易感人群(如孕妇、产妇)与病患(如儿童)之间的流线隔离。
第二,结合蕉岭县的特殊性,在功能科室设置上有一些特殊性。根据县统一的医疗规划,为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将蕉岭县级公立医院的中心供应统一建设在人民医院。在人民医院中心供应流线上除内部洁污的接收外,还需要考虑对外部其他医院洁污物的收发。
检查检验科室是科室重点。西方医学体系作为医院理论基础,县级医院在人才相对匮乏的现状下更加依托检验检查科室。人民医院及中医医院在科室设置的重要性上,以医技为重点,同时医技功能又以放射科、影像科、检验科及手术科为头,科室之间配合关系以这几个科室为中心展开,面积及内部功能配置均向这几个科室倾斜。而在医院管理团队对未来不可掌控的情况下,仍设置相对集中的功能检查、检验科等科室。
第三,作为广东省周边欠发达地区,本项目设计为应对医疗运营的现实条件做了一定的功能组合优化。 县级医疗人才相对匮乏。县级主任医师、名医较少,受百姓认可的医生各科室不多,有一个已经很不错,这些医生在住院科室上班的时候还需要兼顾门诊病人,在住院单元须考虑诊疗沟通间用房,同时医生用房须对外开放,方便门急诊病人就诊(图1)。同时,人员的设置需要考虑兼顾多功能管理,如急诊急救科室,一个护士站的设置须同时兼顾夜间急诊急救、留观、输液及药房,药房值班室须同时兼顾中西药房、住院药房及药库等(图2)。

图1:人民医院住院科室平面图(作者自绘)

图2:中医院急诊急救科室平面图(作者自绘)
检验科作为一个大科室,为节省运营管理费用,管理上会涵盖血库、病理科等实验科室。血库、病理科等科室在设计有独立的对外窗口、值班用房的基础上,在行政上要便于检验科的管理,需要有便捷的通道与检验科办公区连接。
中心科室布局上适当兼顾医疗功能,国家建设标准属于北方医疗体系的一个推广,弱化医疗功能,以保健为中心。广东省作为南方沿海发达省份,妇幼的保健服务基本上实现了社会化经营,社会产品优质多样。所以在符合国家四大部建设及验收标准的前提下,不能过于弱化医疗功能,避免新院区建设后经营出现较大的问题。因此,常规的医疗科室如门诊科室、影像科、功能检查科室、检验科、病理科等均考虑设置。
第四,小城镇的公共医疗建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较近,公共广场的布置需要体现“社会公共性”。
摩托车为小城镇主要的出行方式,在医院的门急诊及住院主入口均须考虑摩托车停车区。这几年小汽车也增长迅速,考虑人车分流,小汽车一入院区即进入地下停车库。围绕医院门诊主入口,设置完全人车分流的入口门诊主广场,将摩托车及小汽车都隔离在外,面对社会群体。将我们设想的“社会公共性”在这个门诊主广场周边的绿化小空间体现。这些空间有菩提树这种大型树木的树荫、台阶式的休息座椅、亭子、游廊等。这些空间集中对公共广场开放,有一定的隐秘性,安全舒适,有人群及人文景观,不枯燥冷漠。功能性与社会性相吻合,强调门诊主广场的中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