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学术动态(Planning Reviews)”栏目,推介国内外学术书籍和文献报告、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分享规划案例研究。本期“区域和城市空间发展”专栏,向大家推介一篇健康与环境主题的研究文献。
(专栏编辑:王兰)
贫民窟升级与健康公平
来源:CORBURN J, SVERDLIK A. Slum upgrading and health equ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7, 14,1-12.
2030 年是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的重要时间节点。有预测指出,至2030年全球将有1/7的人口居住在贫民窟。贫民窟升级通常被视为发展经济和提升福祉的重要手段,但其背后潜在的健康公平问题通常被忽视。人们需要意识到,贫民窟升级也是提升健康、促进平等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机遇。
Jason Corburn 和Alice Sverdlik 针对亚非拉地区几十个城市贫民窟升级案例以其评估进行了文献梳理。发现鲜有改造案例对综合的健康效益加以考虑并有所实现,这意味着我们错失了许多促进人类健康与社会公平的机遇。两位作者特别强调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SDOH),例如住房安全、食物获取、政治平权、教育与就业等。他们确定社会决定因素同生理药物一样,能够长期地塑造健康。
在梳理案例后,作者基于健康效益的视角,归纳出了贫民窟升级有关的建议,包括利用健康影响评估(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HIA) 和健康融入所有政策(healthin all policies,HiAP)的框架。这些方法可以针对当前的贫民窟升级,进行更好地设计、实施和评估,从而收获多元的全球环境健康效益。
文章可分为案例综述和结论建议两大部分。
1. 案例综述
“贫民窟”概念尚无定论,作者列举出贫民窟通常所具备的若干特征,并简述了每项特征所对应的具体健康风险。总体而言,贫民窟居民日益面临“三重威胁”: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和暴力/交通事故。类似地,“贫民窟升级”也没有明确的定义;作者回顾了1972年以来的有关政策进程,发现了这样的转向:从以住房拆建、设施配套为重点的“贫民窟改造”,转向更注重更新住房、承认产权、政治赋权和社会融入的“贫民窟升级”。
作者基于灰色文献(gray literature,主要是未发表的内部报告) 和同行评议的研究成果,对贫民窟改造案例及其评估报告进行了筛选。案例的检索是一个逐步缩小范围的过程:①首先浏览了1997年至2016年期间发表的文献,使用的是一般搜索词,包括“非正式定居”、“贫民窟”、“升级”和“健康”等,找到了182个可能的案例。②保留至少额外有一份关于该项目案例的报告或评估,由此检索范围缩小到32个。③将筛选重点放在“融合(integrated)”或多部门干预措施上,得到最终的案例:亚非拉世界共有19个项目。
在19个案例中,13个案例评估直接讨论了潜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例如:减少取水时间、增强社区认同和社会凝聚,更普及的小额储蓄、贷款及经济稳定,提高妇女权力,以及提高社区治理参与度。然而,这些问题很少被解读为对人口健康的潜在益处。而作者指出,有丰富的研究表明,上述事项均与特定的健康公平问题相关。此外,有11个项目明确提到健康影响,使用了自我报告或国家收集的健康状态数据(如死亡原因等)。只有3个项目因受到特定疾病困扰,而进行了疾病相关评估。总之,现有贫民窟升级项目及其评估明显缺乏健康公平视角。
2. 结论建议
作者结合19个案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归纳的三个层次,搭建了分析框架:国家和市政政策、结构性决定因素以及生活工作条件。
(1) 国家和城市政策层面。尽管贫民窟升级项目的规模和体制安排各不相同,但成功的案例往往倡议“国家—社区”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源于国家承认贫民窟居民的权利和合法性。中央政府可以为复杂的升级项目提供持续的政治和财政支持,地方政府可以确保公用事业,引导其他服务提供商满足居民的需求。
(2) 结构性决定因素层面。许多成功的升级干预措施旨在解决多重的结构性不平等问题,具有提高居民经济地位和减少性别不平等的巨大潜力。例如居民组织的储蓄小组、家庭妇女获得的信贷,都产生了切实的公平效益。
(3) 生活工作条件层面。案例中经常提到这些项目对社区生活条件的直接影响,偶尔也会将其与健康结果或决定因素(如安全) 联系起来。例如水源安全、婴儿存活率、就业率,甚至包括居民对警察的态度。
将健康及其社会决定因素明确地纳入贫民窟改造项目并非易事。作者认为,其它领域现有的两种做法,即健康影响评估和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可能有助于此。健康影响评估和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旨在促进严格、全面的规划过程,并在整个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对健康公平性进行主流分析(mainstream analyses)。许多政府机构均建立了相应的标准和体制。然而目前作者未发现任何健康影响评估和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用于贫民窟升级的实例。另外,健康影响评估和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都植根于对地方和人口健康的关系分析(relational analyses),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如何设计和评估贫民窟改造项目对其潜在的健康影响。在场所和健康的“关系”视角下,干预措施应避免使用传统的仅针对单一疾病或危险因素暴露的策略,而是寻求相互加强的干预措施,形成综合效益。关系分析方法还需要多个数据源,以便为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估提供信息。例如,将反映地方意义和“地域感”的口述历史,与健康因素和地理的定量测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基于地域的关系视角。
城市贫民窟升级是一个过程,包含一系列结果;存在积极影响健康的多个决定因素,并有可能减少城市贫民所经历的健康不平等。目前,每当将健康纳入城市贫民窟升级时,它往往仅限于针对一种疾病、接触或危险因素的消减,而不是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所确认的多种公共健康标准。还应认识到,为了满足融资或捐助者需求,有些项目的评估范围可能被人为地缩小了,这种做法规避了更微妙的、定性的、难以衡量的环境和社会决定因素。然而,我们可以使用混合的评估方法,加深理解贫民窟升级对城市中人类健康多重驱动因素的影响,如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前后空间绘图和纵向队列调查,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微调这些评估技术。综上,贫民窟升级仍然是公共健康从业人员需要迫切关注的一项重要战略。
(供稿:李潇天,孙文尧)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vip.126.com
识别二维码 订阅本刊2018年电子阅读版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官方网站:http://www..org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Email: @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