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作为谋划空间发展和空间治理的战略性、基础性、制度性工具,要注重目标、问题和运行导向,围绕前瞻性、科学性、操作性三个核心问题,成为管用、适用、好用的规划。
突出战略性: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城镇化战略格局、农业战略格局和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做到服务保障能力同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同战略定位相协调,空间布局同战略定位相一致。把握发展趋势,明确空间发展目标,确定空间发展策略,转变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式,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
提高科学性:强化底线约束,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坚持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统筹地上地下空间,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保护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坚持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加强风貌管控,突出地域特色,提高空间品质。
注重操作性:制定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提出下级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分解落实要求,健全实施传导机制。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时序,提出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重大项目的实施计划,确保规划管用、好用、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