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赵志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刘聪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 横道河子小镇全貌 图︱横道河子镇宣传部
近期,横道河子镇荣获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那么,究竟是什么魅力让国际评审如此青睐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
空中俯视,她依山傍水,婀娜多姿,似一幅遗落在中国东北大地的水墨画,既有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又有万种风情的欧陆建筑,美到让人流连忘返。身处其中,一股异域浪漫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离她越近,自然与历史文化的幽香越沁人心脾。
初识横道
横道河子小镇始建于1897年,2007 年被确立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她坐落在黑龙江省海林市,因铁路贯穿其全境、群山环抱其周围而呈现带状分布,更因历经百年风霜雨雪,却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俄式建筑与风情而被世人知晓。
她穿着有别于其他小镇的美丽衣裳,充满了时光沉淀的醇厚气息,以及从黑土地中汲取的精气。忆往昔,探寻她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昨天;看今朝,感受她独特而又别具一格的今天;展未来,憧憬她悠然而又风光绮丽的明天。她似乎有种神奇的力量,只要你来过,就会被她深深地吸引,想解读她、聆听她、感受她……
忆往昔——铁路的传说
小镇是时代发展变迁的重要“见证人”,她那布满皱纹的脸,有岁月镌刻下抹不去的烙印和独特的历史风韵,每个皱褶里都有一个故事,记载着她儿时的懵懂、少时的梦想,还有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 横道河子镇历史建筑老照片 图︱横道河子镇宣传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沙俄为实现其控制远东地区的目的,修建了一条以哈尔滨为铁路枢纽中心,西北至满洲里、东南至绥芬河、南至大连的“丁”字形铁路,全长近 2500公里,是近代中国东北大地上出现最早的铁路。横道河子镇是滨绥线上的一个二等火车站,因铁路修建而兴而繁荣,因铁路运行发展模式的转变而日渐衰落。
辛亥革命以后,铁路沿线众多历史建筑多由俄国人利用中国人工、材料而建设,如办公楼、住宅,还有每到一处都要建设的教堂。由于横道河子镇特殊的地理位置,大批俄国专家和技术人员云集于此,一时间她不仅成为铁路施工的指导中心,也成为商业繁华之地,被称为东北亚地区著名的“花园城镇”。此时的她应该是成长过程中最美的样子吧,灵动、秀美、多彩、激情……
中东铁路时期,她化身成为以服务中东铁路运行为主要目的的铁路站区小镇;计划经济时期,她成为以传统农林种植和商贸经济业态为主的城郊小镇;市场经济时期,她成为老年人相对较多的居住型小镇。
▲ 中东铁路线路 图︱横道河子镇宣传部
探索式成长、螺旋式发展并没有使这个美丽的小镇在蜕变进程中被遗忘。从2010年至今,通过保护性开发历史环境、发展特色观光产业、创意文化及产品等方式逐渐恢复了她初始的风貌,使其再现原有的生机与活力。可以说,她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幸运儿”,其历史文化可以被挖掘,自然生态景观可以被欣赏……独特人文与自然融合的魅力历经岁月考验却依旧得以彰显。
看今朝——凝固的音乐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中东铁路延伸至哪里,历史建筑就修筑于哪里,无一例外。
▲ 局部中东铁路沿线上各站点的代表建筑 图︱刘聪
小镇内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俄式建筑114处,是中东铁路沿线上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保存状况最为完好的小镇。如目前黑龙江省唯一木结构的圣母进堂教堂、中东铁路机车库等,她们的存在造就了百年俄式小镇自然淳朴的历史风貌。
此刻,慢慢地走进小镇,仿佛可以听到一首首旋律动听而又美妙的歌谣。停不下脚步的我循声而去,去找寻那份纯净、那份悠扬。
思着、念着、望着……终于见到了心仪已久的圣母进堂教堂,始建于1902年的她优雅的伫立在那里。俄罗斯传统的井干式木结构、十字形的平面、典型宗教符号“圆葱头”结合两坡式的屋顶、山花装点的四周墙面等等,她有的是一眼望不尽的美感、一言难尽的沧桑。1955年正式退役的她,在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对典型俄式宗教建筑在建筑美学方面所做贡献的肯定与认可。
▲ 圣母进堂教堂平面图|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研究院
▲ 圣母进堂教堂现状 图︱刘聪
在这幽静的山水之间,漫步走过东正教堂,内心却依然有丝丝情愫在心尖拨动。听,那是手风琴在演奏,那琴声如泣如诉,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宛若时隔百年,余音仍足以绕梁……原来她是始建于1903年的远东机车库,那个横道河子镇众多俄式风情建筑中最耀眼的一颗星。
她地处佛手山下,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整体结构以石为基、以砖为墙、钢梁支撑、壁柱加固,共同构筑了拱壳屋顶、铁皮覆面、山花檐口的15个“手风琴”单元,形成了起伏有序且规整优美的天际线,历经百年沧桑,直到1990年才退出历史的舞台。此后,在电影《萧红》、电视剧《悬崖》《闯关东》《林海雪原》里屡屡见过她曼妙的身影。
▲ 机车库修复后俯视 图︱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研究院
▲ 机车库修复后现状 图︱刘聪
▲ 机车库平面 图︱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研究院
续辉煌——艺术的殿堂
风景宜人的小镇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优渥的创作土壤,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独具慧眼的艺术家们纷至沓来,为她的艺术魅力挥毫泼墨。
小镇设立了中国横道河子油画村,同时也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美术实训基地。在小镇中畅游,既可以欣赏到瑰丽巨制,也可以品味到朴拙笔作,就像一首首抒情诗,感动和温暖着来访的异乡客。
▲ 绘画爱好者正在进行艺术创作 图︱横道河子镇宣传部
艺术的种子一经播下,便迅速生根发芽。远方的游子不辞旅途劳顿,慕名而来,艺术家、学生、考察学者汇聚于此……丰富的历史人文背景、真实的历史建筑遗存、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将使她成为东北地区最具魅力与人文情怀的特色小镇。
展未来——可期的梦想
不可否认,基于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生长的小镇有着巨大的魅力与吸引力。然而在小镇成长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矛盾:如小镇人文历史极具特色,但历史文化空间缺失,历史建筑年久失修;小镇生活气息淳朴,但人口逐年减少,老龄化严重;小镇艺术氛围浓厚,但产业结构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而最主要的矛盾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深厚历史沉淀的名镇保护之间的矛盾。在横道河子小镇规划与建设方面,如何将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将文脉更好的传承,是我们今后需要一直深入实践与探索的永久命题。
从2010年6月海林市委、市政府正式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研究院为其编制“横道河子镇总体规划”至今,小镇完成了总体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划、小镇环境整治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抢救性保护修缮设计工程等众多保护规划项目。从荒芜到绽放,多方共同努力了8年,彼此坚信这努力会开花、结果……
2018年5月,小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横道河子镇机车库抢救性保护设计工程”在阿联酋的迪拜市获得了“2018世界不动产联盟国际卓越建设奖(FIABCI World Prix d’Excellence Awards)”的文化遗产类金奖。
总体来说,虽然小镇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苦恼与问题,但小镇今天的发展依旧可喜,未来的成长依然可期。
本文刊载于《人类居住》杂志
2018年 第 3 期
现在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给咱们“人类居住”加星标就好啦
只需要5秒钟哟~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惊喜等着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