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种理想很少被完整的实现过,但是这几乎成为所有的街区更新改造规划、所有的住宅项目以及很多当代的区域划分(zoning)的出发点,而且也是今天很多建筑和规划专业学生的实习作品的出发点——他们今天所学的这一切将给明天的城市带来痛苦。这种把城市街区当成封闭、内视的孤岛的“理想”现在是影响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个大城市里,除非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5000人或1万人聚居的地方并不存在小城镇这种内在的、自然的交叉人际关系。街区规划,不管要达到一个多么温馨的目标,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如果要改变这种情况,那么就要将城市转变为城镇的一部分,其代价则是城市的毁灭。
城市中的人,不会受到街区概念这样的地区主义的羁绊,他们会在城市的范围内进行流动,包括工作、就业、上学等一系列活动。
对城市街区而言,抛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封闭性,这其实是很自然的,因为街区本身就是城市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这么说(实际上也是如此),城市人互相间拥有的最大的共同点莫不是关于共享一个地理位置。但是,如果他们不能很好的管理,这里就会变成一个失败的地方。
根本就不存在一个精力充沛、什么都懂的“他们”来代替街区本地化的自治。城市中的街区不需要向其居民提供人为的城镇或村庄生活,如果追求这个目的,那结果既是可笑,也是有害的。但是,另一个方面,城市中的街区确实需要提供一些文明的自治方式。这正是问题的所在。
从把城市的街区看成是自治机构这一角度来看,我们有证据表明只有三种类型的街区是有用的:1)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2)街道为主的街区;3)大城市中的地区,以最大的城市为例,“大城市中的地区”指拥有10万人这样的“城中之城”。
一个城市的整体性表现在能够把共同兴趣的人集拢到一起,这是城市最大的可用资源之一,很可能是最大的一个。反过来,一个城市地区需要的资源之一就是那些能够接近城市的政治、行政当局和特殊利益集团的人,而这里所说的城市指的就是作为整体的城市。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城市的街道,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各个街区。
城市的街区自治方面除了具有组建公共监视网,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社会监控的机制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功能:当街区需要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必须能有效地找到帮助。
一个城市的街区要多大才能有效地发挥其自治功能?在现实中这个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实上,街区成功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依赖于各个街区间的相互交错和重合,以及互相帮助以度过难关。
哪里的城市街道拥有足够频繁的商业、足够强的活跃程度、足够多的使用和人民足够多的关注,可以来促成一个公共街区的生活的连续体,哪里的美国人们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证明他们在街道——街区自治方面的能力。
在自治方面非常有用的第三种城市街区:地区。雅各布斯认为,这往往是我们表现得最薄弱的地方,也是遭遇到最大失败的地方。我们有着很多声名显赫的城市地区,但很少能发挥作用。
一个成功的城市地区主要的功能是协调不可缺少、但在政治上天生缺乏力量的街道街区与原本就非常强大的作为整体的城市间的关系。
城市的地区需要将城市的资源输送到街区需要的地方,同时它们也得帮助把街区实际情况“翻译”成政策和目标,转达给作为整体的城市。而且,它们还得帮助维持某个地区,保持其用处和文明,这不仅是为了这个地区的居民,也是为了这个地区其他的使用者——做工者、顾客、来访者——这都是从整体的城市这个角度来考虑的。
一个城市的地区必须要强大到能与市政厅做斗争,否则就不能达到任何目标,这是界定一个地区大小的一个标准,因为如果一个地区缺少与市政厅做斗争的力量和意愿,它就不可能在居民收到威胁时,或其它重要事情中去争取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