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以上蓝色字体
关注
作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上海分院助理规划师胡智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周梦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晓,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源在《规划师》2019年第4期撰文,文章首先以交通和用地的相互协调与联动规划为主线,遵循“站点分类—指标遴选—典例测度—数据框定”的技术框架,兼顾交通与用地两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与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不同城市同种类型站点的各项指标,可以发现其随着城市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数值,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提练出各项指标与城市系数相关的方法模型。最后,将目标城市系数代入此模型中,推算出目标城市地铁沿线土地利用各项指标的数值,以提供科学的规划决策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地铁沿线土地利用;站点分类;指标遴选;城市系数;回归分析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04-0062-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胡智行,周梦茹,吴晓,等.“交通—用地”双维度下的地铁站点周边用地建设指标测定——合肥地铁4、5号
线的实证研究[J].规划师,2019(4):62-68.
一
研究设计与数据获取
由于轨道交通对地区发展的影响主要限于一定范围的影响区内,通常将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合理区作为直接影响区。根据相关研究,综合考虑步行速度、时间等多种因素,确定步行合理时间为10 分钟,由此推导出步行合理距离为500 m。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围为以站点为圆心半径 500 m 的圆形区域内 ( 特殊站点另行考虑)。
本文以交通与用地两个维度作为贯穿整个研究的基准主线与思路,并遵循“站点分类—指标遴选—典例测度—数据框定”的框架,以期获得一个普适性的推导思路和技术框架。在站点分类层面,通过“交通导向”与“用地导向”双向维度的交叉分类,为后期站点建设提供分类指导;在指标遴选层面,在梳理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遴选出“交通指标”与“用地指标”,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可测度的指标体系;在典例测度层面,通过多方位的选线原则筛选典型的城市地铁线,然后从交通与用地两个维度对所选指标进行分类测度;在数据框定层面,将以上 3 个环节所获取到的典型城市分类站点的指标数据进行合理的数值分析和回归推导,从而为目标城市地铁站点一定范围内各项指标控制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数值(图3)。
在数据获取方面,笔者通过谷歌截图的方式截取典型城市地铁沿线的图片,然后以等比例尺寸在 AutoCAD 软件中绘制用地现状图,通过街景地图等诸多手段对研究范围内的各项指标进行测算。
二
操作框架与方法落实
(一)“交通—用地”双维度下的交叉站点分类
本文以“交通导向”与“用地导向”双向维度进行交叉站点分类,首先根据地铁站点的区位特征和交通等级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外枢纽型、换乘枢纽型和一般型;其次根据上位规划及现状用地情况将其划分为居住型、生活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工业型和生态型(表1)。最后在两个分类维度的基础上交叉分类得出一个3(交通导向)×5(用地导向)的综合表格。此分类的目的在于为后期数据测算提供一个分类前提,后面的各个工作步骤将依此分类进行操作,即典例城市的数据依此分类测算,而后对每类逐一分析并得出目标值,最后对目标城市进行站点分类指导。
(二)“交通—用地”导向下的指标遴选
在地铁站点周边用地指标遴选方面,国内外学者从多学科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而与城市规划学科相近的指标研究主要体现在用地、交通、环境和经济 4个层面,其指标类型有20余种。基于研究导向、专业视角及应用地况的不同,可从中组合出满足研究需求的指标体系。根据“交通—用地”协同的目标,拟选取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用地多样性、用地优势度、用地均匀度、道路网密度和平均公交换乘距离 8 项指标进行先期测度,其中前 6 项为用地指标,后 2 项为交通指标(表2)。在指标的具体测算上,在以站点为核心、周边 500 m 为半径的范围展开全线覆盖式的测算。
(三)全线覆盖式的典型城市遴选
目前,全世界开通地铁的城市达百余座,包含了我国的23座城市。本文在选取参考对象时主要考虑 3 个方面的因素:①所选城市须为研究关注度较高的城市;②遴选在地铁开发运营方面较为成功的公司,优先选择其开发的地铁线路;③考虑所选线路的综合建设状况,综合考虑实际运营状况、线路盈利情况和在业内口碑情况等。
综上,本文选取深圳 4 号线、北京4号线、波士顿橙线、新加坡绿线和香港港岛线5个地铁线作为参考对象,并对5座城市地铁站点周边 500 m 范围内进行全覆盖式的指标测算(图4)。
(四)基于回归分析的指标数值确定
通过以上对各个典例城市站点的分类以及各项指标数据的求取,本文构建一个普适性的模型体系以满足各个目标城市的数据测算。通过对各个城市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些指标会与城市类型及站点类型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联系,而有些指标则会在某一特定区间内有小幅度波动。本文重点描述的是与所在城市联系紧密的指标取值方法。此类指标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即站点类型与所在城市。为了推算方便,本文主要分析同一指标、同一类型下不同城市该指标的数值关系。
在分析之前需阐述两个概念 — 标准区间与换算系数:①标准区间,不考虑因城市等级位序而带来的换算系数差异,该标准区间属于因站点类型而异、因指标而异的相对收敛的参考数据区间,但是对于同一类站点的同一项指标而言,却属于不同等级位序城市之间通用的、可进行折算与换算的绝对化区间和基础性数据单元。该区间的引入,有助于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的大部分评价指标做出合理的推断和换算。②换算系数,不同规模、不同建设规划规范、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特性的城市,往往会在在土地利用和空间营建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势必会导致轨道站点周边用地的各项指标存在变数和折算关系。然而针对关键的折算系数而言,这显然不是依凭单一要素和有限变量即可合理确定和推导的,故有必要引入“全球城市竞争力”评估成果作为主导依据,并结合相关城市分级成果得出各个典例城市的系数(图5)。
三
合肥地铁4、5号线案例实践
合肥地铁 4、5 号线共有 61 个站点( 两条线交汇于合肥南站 ),其中 4 号线为一条位于主城区南部的 L 形线,全长约 32.6 km,共设 28 座车站;而 5 号线为一条南北向线路,全长约32.9 km,共设33座车站(图6)。
(一)通过交叉分类获取60个站点数据
本文从“交通导向”与“用地导向”双向维度对地铁站点进行交叉分类:在“交通导向”维度,依据合肥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及站点交通等级的差异分为对外枢纽型、换乘枢纽型和一般型 3 类;在“用地导向”维度,依据上位规划的定位以及现状用地中的主导用地功能,将站点划分为居住型、生活服务型、生产服务型、生态型和工业型;最后形成3(交通导向)×5(用地导向)的分类矩阵(表3)。
(二)结合研究目的与案例实际,遴选8项指标
在“交通导向”与“用地导向”双向维度下,综合考虑研究导向、专业视角以及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本文选取以下 8 项指标进行全线覆盖式的测算(表4)。
(三)选取5座典型城市作为参考数据来源
根据上文分析,选取深圳 4 号线、北京 4 号线、波士顿橙线、新加坡绿线和香港港岛线 5 个地铁线为参考案例,其8项指标数据如图7所示。
(四)回归分析确定指标数据
参考上述5个典型城市的相关数据,本文对不同类型站点的 8 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相互依存的定量函数关系。具体分析方法包括:①散点法,根据各类站点的 8 项指标的统计数据,直接在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生成布点图,以直观反映现实数据分布情况;②堆积折线分析法,根据 8 项指标数据进一步整理散点图数据,获得不同指标、不同类型站点之间的差别与波动情况。
经分析发现,以容积率为代表的 5项指标反应其站点类型与城市存在着相应波动的关系,即这些指标与站点类型和所在城市呈现相关联系。而以优势度为代表的其他 3 项指标则聚敛在一个较窄的区间,与站点类型和所在城市关系不大。
本文用正态分布的方法对优势度等3项指标进行测算取值,对其余5项指标进行回归分析。以下本文将以换乘枢纽—生活服务型站点的容积率指标为例演示回归分析的方法。
(1)求取系数。首先,依据“全球城市竞争力”评估成果获得 5 个典例城市与合肥的城市系数与排名;其次,5个典例城市的数值确定需要推导的合肥相关系数(表5)。
(2)回归分析,对5个典例城市的排名和数据系数进行回归分析。
(3)系数校正,如若各项指标表明回归不显著则可相应地调整数值系数再次进行回归分析。
(4)求取结果,根据回归分析得出换乘枢纽—生活服务型站点的容积率的公式为:
由此完成合肥地铁换乘枢纽—生活服务型站点的数值计算。结合《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相关标准及相关学术文献的研究成果,在对局部指标做出一定的优化和微调后,得到各类轨道站点周边用地—交通的控制指标数据(表6)。
四
结语
在地铁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必须意识到城市轨道交通将会对城市空间结构、土地使用和空间品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交通和用地的相互协调与联动规划”作为贯穿和引导整个规划项目的主线和思路,遵循“站点分类—指标遴选—典例测度—数据框定”的基本脉络,从各个环节实施交通与用地的协同规划。此外,以数理推断为手段对地铁站点进行分类的数据指导,并构建指标确定的普适方法,以期在指导地铁沿线土地利用的开发中发挥作用。
来源:2019年04期《规划师》杂志
新媒体编辑:肖莉
审核:刘芳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9年04期
《“交通 — 用地”双维度下的地铁站点周边用地建设指标测定—— 合肥地铁4、5号线的实证研究》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
【规划师论坛1】社区共治视角下公共空间更新的现实困境与路径
【规划师论坛2】山地城市社区生活圈特征识别与规划策略
【规划师论坛3】新加坡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演进历程、 特征及启示
【规划师论坛4】沈阳市“社区共治”体系构建探索与成效
【规划师论坛5】基于供需匹配的武汉市 15 分钟生活圈 划定与空间优化
【规划师论坛6】哈尔滨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及 步行网络优化策略
【规划师论坛7】北京市肢残人对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 无障碍需求与满意度研究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