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者│孙书同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建筑所 建筑师
千佛之国
我们趁着春节放假的闲暇,第一次踏上了泰国的土地。泰国以"千佛之国"闻名于世,同时素有"黄袍佛国 "美誉,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佛教史的文明古国,有30,OOO多座充满神话色彩的古老寺院和金碧辉煌的宫殿,而且95%的居民信奉佛教,在城市里、大街上、公园里,几乎随处可见寺庙、佛像——这是我对泰国的第一印象。
曼谷市中心的四面佛,我早上5:30去的时候,就有和尚在布施,也有信徒在叩拜了。
清迈路边的一处基督教教堂,泰国寺庙非常常见,教堂十分罕见。
金山寺(Wat Saket ),曼谷
我们到曼谷的第一站是金山寺(Wat Saket )。相比金碧辉煌的大皇宫和华丽的黎明寺,它是个比较朴素且冷门的寺庙,我们去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游客。金山寺座落在曼谷人造小山,即“金山”,山顶建佛塔一座,由山麓至塔尖的高度为63米,344步台阶就到了山顶。由于曼谷四周是一片大平原,故金山寺成了曼谷最高的寺庙,可在山顶俯视曼谷的景色。
入口处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透着顽皮。
沿途的风景
金山寺顶,鸟瞰曼谷全景
现代化的曼谷
我们入住酒店的对面是大名鼎鼎的像素大厦——曼谷的第一高楼。像素大厦共77层,楼高314米。像素大厦周边也非常繁华。曼谷有BTS轻轨,他们本地人也叫“天铁”。
BTS从林立的高楼中穿过
像素大厦,曼谷最高地标,314m高度
大皇宫(Grand Palace),曼谷
大皇宫是曼谷的必游景点,在泰国的地位等同于故宫在中国的地位,和玉佛寺是连在一起的,就是实在是人!太!多!了!所有照片拍摄出来都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国人的密集程度在曼谷的大皇宫达到了高潮。走进大皇宫游览的1小时内,我仿佛觉得是踏进了中国节假日出游高峰期的错觉,甚至我都能从那么多国人当中依稀辨识到一两个口音相似的老乡了。大皇宫只有一半是对游客开放的,另一半还是皇室接待外宾和住的地方, 所以其实能参观的部分并不是很大。
大皇宫门口蠢萌的石狮子
大皇宫的blingbling的屋顶和建筑是众多摄影爱好者喜欢取景的地方。
曼谷美功铁道市场(Mae Khong),曼谷
据说这里最早是先有的市场,后来政府规划铁路线,要经过市场,而市场的摊贩们又不愿意搬走,于是就成了现在这样,市场和铁路并存的状况。在火车来之前几秒钟,大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摊,火车严丝合缝地擦着摊铺的边开过去,车轮碾过摊子,蔬菜水果却完好无损。虽然在攻略上已经看过了火车市场的样子,但是在火车开进来的时候,大家还是特别兴奋,互相招手拍照。
我在曼谷坐了火车,后面还坐了船、tutu车、汽车、飞机,算是把各种交通工具都体验了一遍。
美功市场的火车站
丹嫩沙多水上市场(Damnoen Saduak Floating Market),曼谷
曼谷的水上市场有三个,分别为是安帕瓦水上市场(Amphawa)、大林江水上市场(Taling Chan)以及丹嫩沙多水上市场(Damnoen Saduak),后来才知道与另外两个相比,丹嫩沙多已经被玩儿坏了,我们在这里竟然开始“堵船”,一条窄窄的水巷被挤得水泄不通。船上有哪个小伙伴看了商贩一眼,商贩就会用钩子把我们的游船拉过去,把自己的商品介绍一番。木质的独木舟上载满了五颜六色的水果和蔬菜,有些船上甚至还架起了小火炉,现做现卖的汤粉、汤面等小吃飘香四溢。
因他农山国家森林公园(Doi Inthanon National Park),清迈
除了看了泰国的建筑和人文风情,我们也感受了一把热带气候的自然风光。我们在清迈游览了因他农山国家森林公园。因他农山海拔虽然仅2565米,但已经是泰国最高峰了。因他农山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其中包括400多种鸟类,是生物学家和鸟类爱好者的圣地。山中有多个瀑布,照片摄于因特浓山国家森林公园最大的一处瀑布。
因他农山的气温,比市内要低8-10℃,比较凉爽。
蒲屏皇宫(The Bhubing Palace),清迈
这里是泰国皇室的避暑行宫。在皇室人员不住在这里的时候,平日宫外花园向游人开放,游客可以参观。泰国的植物种类也非常多,让我这个北方人大开眼界。
照片里的这种植物好像是叫羽衣甘蓝,在泰国十分常见。我经常看见白色、紫色、粉色等等的品种。
清迈大学(Chiang Mai University),清迈
导游小哥向我们介绍,清迈大学大概是能在泰国境内排到前五名的大学,素有“泰国最美大学”之称。主校区位于泰国清迈市西郊的素贴山脚下。由于清迈大学对游客观光采取了管控措施,游客需要在大学正门乘坐学校的观光车游览。
清迈大学净心湖,远处是素贴山
清迈大学的古树,听导游说泰国人很喜欢来这里拍婚纱照。
宁曼路(Nimmana Haeminda Road),清迈
我在清迈的酒店就在这条路上,本来以为宁曼路是条路,其实发现它是一片区域,那附近都叫宁曼路。宁曼路则是网红店聚集地,各种spa店、甜品店非常多,我感觉这是体验清迈慢生活一个非常好的地方。
塔佩门(Tha Phae Gate),清迈
塔佩门是清迈古城中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门,它也是清迈的迎宾大门。塔佩门前是一个小广场,我们除了在这里拍了些文艺照片,还喂了会儿鸽子(光玩了,没怎么照相,就放一张吧)。
契迪龙寺(Wat Chedi Luang),清迈
契迪龙寺(Wat Chedi Luang),是清迈市内六大寺庙*中最为著名也是最大的寺庙。
这里有兰纳风格的寺庙,也有闻名于世的古佛塔。契迪龙寺内最令人震撼的是寺内中央的古佛塔,导游介绍说这座佛塔有600多年历史,要知道泰国总共历史才800多年呢!佛塔的尖顶在1545年的地震中已损毁,但依然气势磅礴。长久的风蚀,更给整栋建筑造成了斑驳感。
我询问导游,寺庙门前的象与龙的雕塑是否和中国一样,根据建筑的等级有数量的要求?他的回答让我感到特别有意思,他说:每一位住持在重修寺庙的时候经常说会梦见寺庙有龙飞下来,他们梦见几条就是几条,大家就都相信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契迪龙寺的其他建筑,都是在兰纳王朝*的黄金时期修葺的,是非常典型的“兰纳风格”。
双龙寺(Wat Phra That Doi Suthep),清迈
双龙寺坐落在素贴山上,又称素贴寺,是一座非常有传奇色彩的佛教寺庙。据说,锡兰高僧将释迦牟尼佛舍利放在一头白象身上,白象最后停留在素贴山,后由皇室兴建此素贴寺,门口有两条长龙守护,因此称双龙寺。在双龙寺可以俯瞰清迈城夜景,所以我特地挑了傍晚时分来这里,结果赶上大雾,什么也看不见,只好绕着寺庙拍了一些,虽然有点遗憾,但是胜在光影当时正好,成片我自己也比较满意。
寺庙不允许穿着裸露四肢的服装,进入殿内必须需要脱鞋,殿门口摆满了大家的鞋子。
给双龙寺李的“小动物”们也拍了一组。
帕辛寺,清迈
帕辛寺是我在泰国之旅最后一个去的寺庙,是清迈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的佛寺。一路下来看寺庙有点看疲了,于是多照了些人物和静物。我们去的那天赶上礼佛日,据导游说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和初十五都是礼佛日。寺庙的隔壁有一座僧侣大学,来来往往的僧侣非常多。
想许愿的人带上莲花,可以跪坐在高塔前祈愿,记得还要顺时针绕着高塔走三圈,边走边默念家人和自己的名字,完成祈福仪式。
白庙(Wat Rong Khun),清莱
白庙(WHITE TEMPLE)其实只是俗称,真正的英文名叫Wat Rong Khun,汉语为龙昆寺、灵光寺或白龙寺。其实这是一座现代建筑——它建于1998年,是泰国著名建筑师Mr Chalermchai耗尽毕生心血创造了他人生中最伟大的作品。
从远处看,这座寺庙似乎是用瓷器建造的,走近才会发现这种错觉是由白色涂料和玻璃亮片造成的。白庙以素白做底,通身无一处镶金,象征佛陀的纯洁;银镜镶边,寓意着佛的智慧照耀全宇宙。
白庙的入口。导游说走奈何桥时千万不能回头,因为需要毫不犹豫地跨越这充满罪恶和怨念的地狱,才能留下最纯净的心灵,到达圣洁的天堂。
蓝庙(Wat Rong Suea Ten),清莱
蓝庙的设计和建造者是白庙设计和建造者的徒弟Phuttha Karbkaew,他从外面回到家乡,发现家乡的百姓要到很远的寺庙去拜佛烧香,萌生了为家乡百姓修建一座寺庙的愿望。这座寺庙也是修修停停,建造者外出工作挣钱,挣一部分钱就回来修庙,直到今日仍在不断扩建。
蓝庙的规模并不大,相比白庙的华丽瑰丽,蓝庙给人以沉静之感。我绕着蓝庙走了两圈,墙上与建筑周围有很多龙、海神、虎的雕刻,非常精美。
建筑室内的彩画美轮美奂。
黑庙(Black Temple),清迈
黑庙其实不是庙,是一座博物馆。相比白庙的精致、蓝庙的典雅,黑庙呈现的是一种粗犷的风光。来这里主要不是看建筑,是看展品。这个博物馆里搜集了大量关于死亡、地狱的展品,把远古时代的兽骨、原始民族的猎杀工具、古董和标本等。我们在里面看到了各种动物皮(鳄鱼皮、羚羊皮等等),所有的建筑和展品都是以黑色为基调。
导游向我们介绍,建筑屋顶是尖顶层层叠叠的,是典型的泰北“兰纳风格”。
黑庙里的艺术品与佛像
泰国人文风情
在泰北地区,有很多少数民族,其实和云南的少数民族有点接近,有长颈族、苗族、白族等等。
泰北的长颈族。导游介绍说,女生从9岁开始,就在脖颈和手腕、膝盖等处缠绕铜环,外观看来是一圈圈独立的铜环,其实是一条实心铜条绕成的,2年更换一次长度,直至25岁或是结婚后,就不用再加长,据说铜条最重可达5公斤。我询问这个铜环能不能摘掉,导游回复我们说,现在的人都可以摘掉,而且实际上他们的脖子并没有变长,只是肩膀被压下去了,显得长而已。
泰国的僧侣非常受到人们尊重,我们去各大景区玩的时候,僧侣都独享VIP检票快速通道,一些信徒见到僧侣甚至都要立刻跪下来拜一拜。
泰国的街道色彩十分丰富,尤其是低层建筑。
由于受到中国旅游的影响,泰国连街边的小商贩都学会了简单的中文,常常会对我们招手热情地叫你“买榴莲呀!”。
来泰国一定要看的人妖表演,摄于曼谷。
泰国的TUTU车。泰国其实还蛮堵车的,突突车变成了泰国最常用的交通工具。
曼谷与清迈都有水上交通工具,乘坐船只也是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食在泰国
说实话,这次没怎么拍吃的,因为还没来得及照就被扫荡一空了= =||。我最喜欢的几个菜:冬阴功汤、泰国青咖喱的各种食物、芒果糯米饭以及各种水果。水果在本地非常便宜,我有见到300泰铢(折合人民币约60多元)的榴莲自助。日常吃饭也非常便宜,我们最贵的一餐,人均大概消费在100RMB,最便宜的一顿是在清迈一家小店,吃的一碗蓝色的面条套餐,才10块钱人民币。
我们到泰国的第一天。咖喱蟹、糯米饭各来一顿!
我们在泰国的最后一餐,吃了一种蓝色的面条,据说是用蝶豆花做成的,卖相奇特,味道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