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宁波人口吸引力较强,在省内稳居第二,在全国也属于一流水平,但在全国的排名略有下降。针对宁波的人口吸引力情况,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近期开展专题研究。重点分析宁波市过去一年人口流动特征,用以帮助宁波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数据参考。主要体现为以下特征:
宁波最亲密的朋友是谁?从人口流入流出的总量分析看,宁波与杭州和上海互动最为活跃,但与宁波都市圈内的城市(台州、舟山)互动并不强,反映出宁波城市人口外向联系度还不够强;
来宁波干嘛的?从流入人口空间分布来看,宁波的人才流入区域与宁波的主导产业区域高度吻合;
哪些人来宁波?从流入人口年龄及受教育水平来看,当前吸引的主要是青年人但人才层次并不高,反应出我市高端产业吸引力不够,新兴产业有待激发活力等问题。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全省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的浙江省2018年人口主要数据已公布: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5737万人,与2017年末常住人口5657万人相比,增加80万人。其中,2018年杭州市常住人口达到980.6万人,新增33.8万人,位居第一;宁波市常住人口达到820.2万人,新增19.7万人,位居第二。相较于2017年增加的13万,增速较大。

根据百度慧眼的《2018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2018年度,中国新一线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分别是:东莞、苏州、成都、重庆、杭州、郑州、武汉、西安、长沙、天津、宁波、南京、无锡、青岛、沈阳。

宁波人口吸引力指数由2017年3.115增长至3.430,但全国主要城市年度排名由第十五名降至第十七名。
根据百度慧眼统计人口流入流出数据(与前文常住人口数据不同,后文数据为人口流入流出的流量数据),分析全市全年居住人口的总体流动情况。2018年宁波全市居民流入人口222.91万人,流出人口234.86万人,流出人口超出流入人口约12万人。
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全市流入26.1万人,流出76.19万人;第二季度全市流入96.15万人,流出48.62万人;第三季度全市流入54.73万人,流出43.19万人,第四季度全市流入45.92万人,流出66.85万人。全年四个季度体现明显的波动特征。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人口流入流出差距大或与春节返乡密切相关。

全年人口流入来源地省份中,前三位分别是浙江省(11.91万人)、安徽省(5.43万人),河南省(5.27万人)。三省流入人口占据总数的近40%。
全年人口流入前十名的城市分别为杭州市、商丘市、阜阳市、上海市、上饶市、绍兴市、金华市、毕节市、亳州市、宿州市。

全年人口流出去向地中,前三位分别是浙江省(11.86万人)、安徽省(8.69万人),河南省(7.66万人)。三省流入人口占据总数的近40%。
全年人口流出前十名的城市分别为杭州市、商丘市、阜阳市、上海市、上饶市、绍兴市、金华市、毕节市、亳州市、宿州市。

区县层面,2018年流入人口数量排在全市前三位的县(市)区分别为慈溪市(143437人),鄞州区(100115人)和余姚市(79736人);末三位分别为奉化区(26424人),象山县(29499人)以及江北区(30804人)。结合宁波市2017年末人口统计,流入人口约占各县(市)、区常住人口5%~10%,其中慈溪市流入人口占比最高,达到10.9%。北仑区、镇海区流入人口总数虽仅位于全市第4和第6位,但占比确高居第2、3位,分别为9.5%和8.3%。
流出人口方面,各区县情况与流入人口相类似,总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慈溪市(149202人),鄞州区(128740人)和北仑区(96933人);末三位分别为奉化区(30968人),象山县(32210人)和宁海县(36951人)。各县(市)区流出人口均多于流入人口,流出人口总数为流入人口总数的118%。此种情况在市六区内尤为明显,平均流入/流出比达到了1.26,在其中北仑区差异最大,流出人口为流入人口的134%,可见人口吸引力显著下降。

各县(市)区流入人口来源地与流出人口去向地占比近似且基本稳定,并未出现某来源地流入人口高度集聚或某县(市)区流出人口去向高度集中的情况。除浙江本省外,安徽、河南、贵州、江苏、四川均为人口流动量较大的省份。





流入人口在甬居住地集中度高,除中心城区外,北仑、余姚、慈溪、杭州湾区块均有明显居住集群,其中中心城区内主要聚集在海曙、老江东、姚江北岸以及新材料科技城区域,慈溪市内点状分布在慈甬路周边,其他县(市)区均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

流入人口工作地点分布区别于居住地点的点状集群,呈现面状分布,主要集中在宁波市六区以及北部的慈溪、余姚两市内。南部宁海县、象山县在中心城区及开发区附近有少量外来工作人口集聚,但能级远小于北部县(市)区。
流入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18-34岁,占全部流入人口的74%。人口教育水平统计中,约24%为大专以上学历。按照人生阶段统计,在读大学生、研究生人数约占流入人口总数的10%,86%的流入人口家中育有未成年人。

工作方面,流入人口主要职业前三位分别为文职人员(47%),专业技术人员(29%)及服务人员(14%),收入水平普遍在4000元/月以下(73%),月收入达8000元及以上的人群占5%。

通过百度慧眼人口大数据分析,在浙江省内,宁波的人口增长速度虽无法与杭州媲美,但依然属于同一个量级。与其他城市相比,宁波更是显得十分出色。我市人口吸引力在全国排名虽然有所下降,但在省内稳居第二,在全国也属于一流水平。宁波人口总体而言流入与流出总量相近,但流入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反应出我市高端产业吸引力不够,新兴产业有待激发活力等问题。
人口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借助我市人才生态建设“1+X”系列举措的实施,希望宁波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持续吸引高端人才,将有望成为中国又一个“千万级人口城市”,城市的能级也将从“量变”转为“质变”,成为一座真正意义的世界港都。
本文作者:倪敏东 罗明 王蔚炫 徐宇逍
阚长城(百度慧眼) 王建光(百度慧眼)万婷婷(百度慧眼) 李梅
本文转自: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微信号: gh_61dda5c1f82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