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对城市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介绍。首先是文献史料,包含史书、地理志(以志书为线索,查考当事人的记载);近代城市档案(海关、工部局、社会局、商会、行会的地契);中、外人士的笔记、游记、日记。
其次是古地图、大比例尺实测地图等历史地图,在中国传统古地图中突出表现了山水、城垣和建筑物,不强调位置的准确或精确的坐标,而是突出地物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形态,强调界限、制度和形态,如:城墙、宫殿、园林、街道、沟渠、桥梁、衙署;民宅、井泉、市场、作坊、商铺、寺庙、墓地等城市生活各类场所的布局配置;而实测地图则强调方位、地物的准确位置及面积,是1840年中国城市被迫开埠之后,基于划定租界及外国人居住区,准确测量租借地尺寸面积的需要才面世的。李教授强调通过分析归纳历史地图中着重表现的内容,对于保护工作者们判别重要历史遗迹及其位置非常重要。
第三是航空卫星影像,李教授指出近些年城市遗址野外考察大量应用到航空卫星影像,用于寻找田野中的古城址,通过彩红外遥感照片判识城址的地理基础,复原城市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结构,对比不同时期城址变迁等方面。
第四是实地考察现场,李教授强调这是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基础,分析城市的选址、功能,与地形、水系、水陆交通的关系等都需要实地调研,这也是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接下来,李教授对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主要关注视角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主要包含以下五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