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匠优选01:DIY积木,工作与减压工具
国匠优选02:增强现实 , 动物 与 绘画
国匠优选03:增强现实 , AR 口袋 交通
北京,这所学校竟然还有农田,孩子们边读书边种地
微信公众号 搜建筑;建筑设计:OPEN建筑事务所
从没有一座学校能引起建筑设计界的如此关注。那就是由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北京四中房山小区,又被称为田园学校。



学校的功能空间被组织成上下两部分,并在其间插入了花园。 上部建筑是根茎状的板楼,为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和行政楼等。下部空间包含一些大体量、非重复性的校园公共功能,如食堂、礼堂、体育馆和游泳池等。

垂直并置的上部建筑和下部空间,及它们在 “中间地带”(架空的夹层)以不同方式相互接触、支撑或连接。

教学楼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有机农场,为36个班的学生提供36块实验田,不仅让师生有机会学习耕种,还对这片土地曾作为农田的过去留存敬意。

每个班级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农田。
...

创智天地修详提升方案告诉你,街区变大也能成为优秀的开放社区!
微信公众号:正反面儿,两颗大龅牙
摘录:我们要研究的这个街区,坐落在地铁十号线沿线,离五角场商圈特别近。最重要的是,场地离大学路也就100米左右..

之前,业主可能找了某家擅长施工图公司做了一轮方案:

前一轮方案更倾向于用道路将社区分为五个大小不一的街区。

一眼看去,觉得这方案不挺好的么?
街区小、路网密,功能混合,在几年前就这么NB的有远见性啦...
但可能甲方觉察到方案越做感觉越不对劲,所以找了一家叫TOPO的公司进行优化提升。(PS:这句话是我猜的哦,这家设计公司的某位领导在关注正反面儿,如果有不准确之处请领导指正)
摘录:TOPO的提升方案,没有顺着原有的小街区理念走下去,而是将原有的设计理念从“以车为本”调整成“以人为本”。

摘录:TOPO方案调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交通方面:将机动车优先改为步行优先
2.功能方面:将原有独立分区改为混合分区
3.强调开放空间:将广场与街道结合在一起

调整后的机动车组织流线。

TOPO通过主要街道与广场结合的方式,把右下角的人气引入到核心地段。

......

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 预计年底亮相!
微信公众号:筑龙建筑设计

以后,浦西的制高点就是它!北外滩在建的白玉兰广场将于今年底亮相,与陆家嘴的高楼群隔江相望。
“白玉兰广场”作为北外滩未来商业核心区地标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它包括一座66层、高320米的5A级办公塔楼、一座39层、高171.7米的五星级酒店和一座57.2米高的展馆建筑。
白玉兰广场由知名设计公司SOM设计,它是一个社区再开发规划的核心,与上海黄浦江畔的新建公园直接相连。主塔楼以曲面幕墙为特色,采用穿孔金属遮阳板提高了建筑的环保性能。





......

优设计|John Curran:公园中的生活 · 福州万科上海道
微信公众号:优知网

项目名称:福州万科上海道
建筑设计:John Curran Architects
建筑面积:64380平方米
项目地点:中国,福建,福州
项目时间:2015年
摄影:李玲玉
福州万科上海道项目摒弃了在中国随处可见的封闭式居住区模型,选择更加开放、更能融入城市生活的社区模式。一直以来,John Curran Architects推崇社区型建筑,已成功设计并实现了70万平米的“根植于城市”的综合体社区。

白马公园与白马河形成了福州市区的绿化核心,城市日常的生活每天都在这里上演。福州万科上海道项目一期于15年夏天建成, 这一项目实现了创造一个与周围绿地、河流、市场以及其他居住区相融合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步行社区的愿景。

已经建成的项目一期沿一条“文化走廊”布局,这一核心公共空间能够承载艺术展览、音乐演出等公共活动。作为一个城市空间节点,这一社区能够为从公园步行穿越至临近的大学、中小学、医院以及幼儿园等城市公共设施的市民提供生动有趣的景观环境。

......


国匠优选01:DIY积木,工作与减压工具
国匠优选02:增强现实 , 动物 与 绘画
国匠优选03:增强现实 , AR 口袋 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