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驱动的“士绅化”正使城市更新进入瓶颈。口腹之欲和拍照留影带来的景观剥削让场所重归无趣。“空间叙事”试图借用列斐伏尔语境下的“生产”概念,将音乐谷-1933老场坊地块曾有的工农业生产与当今的“文化生产”相对接,探讨用“创作”激活地方的可能。
本次活动运用工作坊的方式,使外来参与者和在地叙述者形成“社会对话”,实践空间的公共性。开卷书屋里关于物件的挖掘与口述,半层书店里读者听来的逸闻传奇,星梦剧场粉丝的追星路线等,都将被视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生产”。叙事是对空间的再现,对其录影是对再现的再现。由此,辩证法得以翻滚,人将“空间”驯化为“地方”。
报名参加工作坊,我们将共同常尝试运用“空间叙事”来进行地方探索。参与者将能与“1933老场坊-音乐谷”的在地叙事者对谈。不仅能倾听书店、剧场等场所的故事,还能进入到故事当中,成为这里的一部分!
音乐谷内的文化招牌 孙哲 图
开卷书屋和星梦剧场所在的嘉兴路 孙哲 图
半层书店所在的哈尔滨路 孙哲 图
工作坊安排(音乐谷-1933老场坊)日期:3月2日(周六)下午2-4点地点:半层书店(哈尔滨路129号,近地铁四号线海伦路站)
PART 1 开篇介绍:20分钟 “文化生产力如何激活空间?”PART 2 三个平行工作坊: 40分钟PART 3 展示:各10分钟,共计30分钟PART 4 讨论:30分钟, “在地”?“创作”?“地方”?
参与方式:有意者请邮件至workshop1933@yeah.net报名参加,并注明:称呼、职业、特长/爱好(如视频剪辑、插画、写作等等)。
名额:15名,每个平行工作坊5名(报名成功后会收到邮件确认)费用:不收任何费用,并提供饮料一份
开卷书屋中藏有的门匾,为其所在地曾有店铺 孙哲 图
平行工作坊A 掌故:开卷书屋-器物叙事者:开卷书屋樊老师以及书店老朋友,用物件介绍音乐谷的历史掌故。形式:参与者一边听讲述,一边现场在网上寻找相对应的图像或视频,与讲述呼应。展示:参与者将听到的空间故事,以器物、影像等材料为线索,讲述给在场的观众。
星梦剧场,等待开场的粉丝 宋代伦 图
平行工作坊B 绘图:星梦剧场-意象
叙事者:“SNH48星梦剧场”研究者宋代伦及粉丝代表。形式:以历史上的“行号图”为参照,在客观地图上,标注“好”和“坏”的点位。将“好”、“坏”两个点位汇聚在一起,重新命名,设计一个“更好的”音乐谷。展示:参与者展示被改造后的“主观地图”,将各个意象区位用故事的方式串联在一起,并讲述所想象的“更好的”音乐谷。
半层书店正面 半层书店 图
平行工作坊C 小说:半层书店-传奇叙事者:半层书店店长,书店读者,青年作家“占黑”形式:店长、读者讲述在这里听到、读到或者见到的 逸闻,内容与音乐谷具体的场所有关。参与者将自己所知道的,或者在书店里找到的各种小说中的情节或书店里有的书封面或插图予以呼应,形成一个微型的日常传奇。展示:参与者讲述这个临场创作的小小说,最好配以连环画(或者用书的插图)。
跟着老地图,认识你自己|上双城市项目“你的地方”在召唤
关于“你的地方”
第12届上海双年展将与“澎湃·”合作推出城市项目“你的地方”,邀请7位社科及人文领域的学者成为观察员,并招募艺术家及公众根据1939年初版、1947年第二版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以个案分析的方式探访上海数十年商业生态的变迁。通过考察与梳理城市中的公共生活空间,“你的地方”将为为城市寻求更理想的未来。
第12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
作为上海的城市名片与文化品牌,上海双年展始终致力于让当代艺术文化与蓬勃发展的上海城市发生积极的对话。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始于2012年,是上海双年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第12届上海双年展将携手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补时、上生·新所、思南公馆、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澎湃·等合作伙伴,在城市各处设立展览馆、影院、实验室、发声场,出动历史考古队与地方行动者,为公众提供别样的观察生活视角,再次挖掘上海的人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