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全文约2.5万字,明确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战略定位: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香港。强化香港的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此外,《纲要》也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門、肇庆等城市建设重要节点城市。
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推动珠三角九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支持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支持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纺织及成衣、资讯及通信技术、汽车零部件、纳米及先进材料等五大研发中心以及香港科学园、香港数码港建设。支持澳门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推进香港、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建设。
交通方面,《纲要》点名港珠澳大桥,并表示将加快建设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
在城市合作上,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三组城市强强联合,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
至于内地与港澳合作,则有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三个合作示范区。
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
针对两岸金融产业,《纲要》指出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长按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文
【转载自中国城市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