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晶
上海高目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
案例四
东安路城市填空实践
永康路酒吧街的房屋质量不好,风貌差,干扰居民。经常产生各种纠纷甚至闹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楼上的住宅作为作为居民房屋的价值是远远低于做酒吧的价值的,如果能把居住迁走,这样利益升值,景观风貌、扰民等问题都迎刃而解。
基地位于东安路一侧,面积约2.5万平方米,距离永康路新顺南里约2公里,是公交车总站,地块的利用效率极低。初步的设想是保留公交总站,设置两层立体停车库,并提升容积率,两层以上可以做各种功能,如:安置永康路腾挪出来的居民,或作为公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等。未来公交总站迁出后,公交车库可以转换职能做商业。
设计过程:
图33 设计过程演变图
图34 剖面关系
案例五
2016年规划局委托实际设计
图35 地块现状图
在前面的公司虚拟性研究后几年,徐汇规划局意外地委托了真实的城市设计研究,和我们当年的想法不谋而合。该地块已有控规,地块124-10为绿地,地块124-11为商业办公用地,地块124-09为公交首末站用地。我们希望在保证绿地率、公交车停车位数,满足日照的情况下,争取最大的容积率,为此做了三个方案。
图36 方案布局图
方案一:保留绿地,日照会斜切建筑
图37 方案一效果图
方案二:保留绿地,把公交总站车库放置在办公楼之后,这样的缺点是入库路径较长,优点是办公楼布局比较规整,为了避让日照会形成一个开放空间在办公楼的右侧。
图38 方案二效果图
方案三:商办退后,车库布置在道路转角,绿地移到车库西侧,使用率大大提高。
图39 方案三效果图
图40 方案三剖面关系
案例六
城市缝合研究
(一)肇嘉浜路
肇嘉浜路是徐汇区主要干道之一,路宽63米,有十根车道,很难跨越。中间有宽21米的中央绿化带,占据大片面积,但利用效率极低。
图41 1999年与江欢院士合作的徐家汇天桥
图42 肇嘉浜路现状照片
徐家汇正在实施跨越整个徐家汇商业圈的天桥系统,但天桥系统由于规划结构的问题,尺度超大,跨越肇家浜路的步行距离(从六百到美罗城)达到将近两百米。经过分析,我们决定在这条绿化带上增建一排建筑,把原有五来五回的车道改成两条城市干道。这样当人们跨越道路的时候,相当于跨越两条宽度比较适宜的道路。这样就形成了两条宜人尺度道路的两侧建设一些高层建筑这样的街道风貌。城市尺度变小了,城市密度变大了,较宜人的尺度会让人感觉更加舒适。建筑的实际用途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性,如:居住、社会住宅、办公、公建服务设施等。
图43 立体布局示意图
图44 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加强道路中央绿地与周边的关系,大大提升了原本无人的道路中央绿地的质量和使用率
(二)世纪大道(世纪幻想)
世纪大道有一百多米的宽度,世纪广场周围分布着行政中心、博物馆、图书馆、上海科技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大剧院。
图45 方案模型示意图
在现状模型上,放置两个公建(白色体块),上海科技馆西侧是大剧院。形成了四大公建围绕广场,比较合理的形态,但广场尺度依然巨大。
图46 3D打印效果图
世纪大道的宽度远远宽于比肇嘉浜路。结合道路中央绿化带,在道路中间布置低层或多层的建筑,可以把世纪大道拆分为两条路。
图47 世纪大道效果图
图48 世纪大道拆分后剖面
此外,需要打造有轨电车线路,该路线通过陆家嘴-世纪公园-后滩-前滩东岸贯通的轨道,每个过街天桥的尺度也必须让人感觉舒适。
图49 世纪大道节点示意图
图50 世纪大道缝合计划——世纪幻想图
建筑学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规划领域的知识是建筑师的补给材料,建筑师不能局限于建筑学领域的知识。建筑师要有城市观,城市规划师要有建筑观。
建筑师做规划的优势在于对建筑的表现力比规划师强,有较强的构建局部单体的能力,善于处理复杂的外部环境。规划师在做中观或微观尺度的规划时,则需要向建筑师学习。
本文由刘镇萍根据现场报告整理,王颖审校
经嘉宾审阅并同意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