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旧城新生,这些社会力量正在行动!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3-22 00:00:39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文/戴梦馨
图/骆通
城市的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而青年的力量更是旧城的新鲜血液。今天下午,青年一代聚集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垂花门厅里,讲述了他们对旧城的热爱和行动。
正在参观展览的同学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乡愁北京实践团队就是一批热爱旧城的年轻人,他们的实践活动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学院党委书记张敬在欢迎辞中说:「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已经成为了保护旧城的重要力量,乡村北京实践团队成立两年,他们的初衷和情怀一直不变,学院也会提供更多的支持。历史文化保护,青年一代义不容辞,也会再接再厉。」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党委书记 张敬
2
规划师「龟姐」赵幸也表示旧城的保护需要更多青年人的力量, 「历史名城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信仰,我们也会共同用双手实现、创造一个更好的历史文化名城。」赵幸说,她也希望这次召集来的这些「江湖」上名声响亮的民间团体们凝聚起来,更好地发挥力量。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赵幸
3
你在北京遛弯吗?如果答案是Yes的话,就快来加入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HP)吧!它一直致力于「帮助社区居民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作为一个NGO,在北京的旧城保护上开展了许多有趣的项目。从最早的「老北京之友」开始,CHP调研了1353条胡同,并把报告提交给政府部门作为决策参考。为了更好地了解胡同当下的状况,今年CHP发起了「老北京遛弯计划」,召集并培训志愿者们走街串巷,调研、反映旧城问题并提出建议。文化小径、民谣弹唱、看胡同、画门楼……社区居民在CHP眼中是更广阔的意义,生活在北京的人都可以保护文化遗产。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张培
4
王虹光住在旧城里,走得多了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绘制一张手绘地图呢?
这个想法就是「在地理中旅行」诞生的萌芽。他们用脚步发现北京的秘密花园,甚至根据「乾隆京城全图」寻找历史的记忆,而这座城市里的景和人也给了他们惊喜:一个拥有图像记忆能力的老人赵锡山画出了自己记忆中的老北京,「在地理中旅行」帮助老人把这些画进行展览。现在他们参与开发的应用「Town」可以让每个人分享自己的「秘密地点」,写下你和这座城市独特的故事。
在地理中旅行 王虹光
5
旧城保护,不仅是二环里的老胡同们,新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也需要关注。作为改变了中国人居住方式的现代居住区「开山鼻祖」,百万庄小区经历过辉煌的历史,却也面临无人修缮、到处违建的落魄,它的命运让规划师们自发组织起来,建立了「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这些年轻的「庄粉」进行调研、访谈,和社会公众在媒体平台进行问答交流,并提交了提案希望将百万庄小区纳入历史文化街区,从此不再为是生是死而担惊受怕。这不是一场规划师的自high,他们希望和居民一起为了心中美好生活的希望不放弃,让百万庄小区重现光芒。
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 王宏杰
6
高中生可以为城市做些什么?不要小瞧他们,一群建筑老师告诉你,一切皆有可能。「我们聊建筑」是面向北京市高中生开放的一门选修课,「我们不办建筑奥赛班。」李明扬开玩笑说,从2012年开始,这门课有200多人选修,老师们都是建筑学院的学长学姐,他们相信建筑也应该和音乐、美术一样,成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并提升公民意识。最终这些高中生们绘制了景山东街的手绘地图,「我非常激动,他们的水平远远超出了高中生的水平。」作为老师,李明扬发现,通过教育,高中生也可以对城市保护作出真正的贡献。
我们聊建筑 李明扬
7
吃喝玩乐,也可以夹杂点「私货」。作为一名规划师,赵幸经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去过北京好玩的地方,现在她会在「旧城吃喝玩乐地图」这个平台,和更多规划师们一起分享有趣的案例,让更多人为城市「微更新」努力。破旧的寺庙、老院子、小书店还是菜市场,在社会力量的努力下,他们摇身一变,成了京城热门的temple餐厅、居民的「精神祠堂」史家胡同博物馆、分享家族历史故事的济安斋书店、让蔬菜又美又好玩的活力新空间。「我们每个个体的力量看似很小,但凝聚起来去却可以撬动社会共鸣。从自己做起,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城市一定会变得更好。」赵幸说。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赵幸
8
作为著名的民间古城保护人士,华新民生在胡同,长在胡同,她的记忆里北京和现在完全不同,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而由于历史原因,四合院的产权混乱,导致私搭乱建,这让她呼吁我们要正确看待每个院子,院有主人,不能被当做无主之地,这是当下胡同里乱象丛生的一个根源。
民间古城保护人士 华新民
9
白塔寺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如何改造硬件设施、引入文化活力、升级产业、改善民生,这都是摆在面前的问题。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白塔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实施主体,「白塔寺再生计划」在2015年正式提出。社区营造活动竞赛、青塔胡同文化墙、平房物业管理平台、地区博物馆,这是白塔寺的四个新变化,这里正等待更多人参与,参与白塔寺的社区营造计划。
白塔寺社区营造中心 田娜
10
围墙的拆与不拆,在大栅栏不仅是外面的墙,也是心里的墙。作为一个典型的开放历史街区,这里过去有丰富的公共空间,然而现在却由于加建违建,居民们只能搬椅子坐在外面进行交流。大栅栏更新计划不仅要解决空间的问题,也要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开放、跨界的网络,大栅栏进行点状更新,尊重居民意愿,并在北京国际设计周和设计师合作,发现大栅栏的美,传递给更多人。居民、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人类学家共同参与,重新思考、创造更好的社区和生活。
大栅栏跨界中心 贾蓉
与会嘉宾合影
关注城市,《灵犀》也在行动!在3月刊的专题「城市·设计·生活」中,你可以更详尽地了解大栅栏、百万庄、史家胡同以及三里屯的故事,在「教育」版,北京林业大学乡愁北京实践团队也会分享他们的实践经历,欢迎购买阅读《灵犀》3月刊,和我们一起思考城市的历史、当下和未来。
■
图片及文字版权归本刊所有,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sunyue@ingen.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