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国土空间规划热词释义
分类
(编号:18)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9-01-14 04:01:23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国土空间规划热词释义,文章来自广东自然资源: [s]0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s] 不仅确定各类用地面积(即总量控制),而且落实到地块上(布局控制)。 [s]02 建设用地规模[/s] 某一区域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控制总量。 [s]03 减量规划[/s] 部分地区现状建设用地已经超过上级规划下达给的建设用地规模,通过复垦现状建设用地,才能获得新的建设用地空间。 点评:广东个别地方建设用地规模用得早、用得快,部分地区现状建设用地已经超过上级规划下达给的建设用地规模,这意味着这些地区要做“减量规划”,即要通过复垦现状建设用地,才能获得新的建设用地空间。 [s]04 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实行差别化管理[/s] 新一轮土地规划中,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实行差别化管理。其中,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属于约束性指标,建设用地规模中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也属于约束性指标,而建设用地规模中的交通水利用地规模、其他建设用地规模属于预期性指标。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确保实现约束性指标、促进实现预期性指标,并以此为原则,进一步对建设用地规模中的各类指标互用作出了规定,即约束性指标可作为预期性指标使用,预期性指标不能作为约束性指标使用,预期性指标之间及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内部之间可以相互调剂使用。 点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这种差别化管理,为我省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了更加充足的用地保障,今后这类使用预期性指标项目可以不再考虑建设用地规模的约束。 [s]05 有条件建设区[/s] 新一轮土地规划中,为了给城乡建设选址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在允许建设区(规划划定用来开展城乡建设的区域)之外划定了一定面积的土地(注:不超过允许建设区的20%),作为有条件建设区,用于城乡建设的备用选址。国家规定,有条件建设区经规划原审批单位同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批准使用。 点评:有条件建设区使局部改变土地规划布局的条件更宽、程序更简便,提高了土地规划的弹性。根据省政府工作部署,广州、深圳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审批工作已下放至广州、深圳市人民政府。 [s]06 预留部分城乡建设用地规模[/s] 新一轮土地规划允许各县(市、区)可预留部分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用于尚未确定选址的省市重点项目、农村宅基地、留用地建设等,经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批准规模落实方案后,即可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截至目前,全省共计落实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9300亩。 [s]07 土地规划重大项目清单[/s] 交通、水利、军事设施项目需要重点保障用地,但这些项目又难以预先确定选址。鉴于交通、水利、军事设施项目使用的是不做强制性控制的预期性指标,我们规定,列入土地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清单的交通、水利、军事设施项目,在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下,直接按符合土地规划办理相关用地手续,不需要办理规划修改手续、不需要考虑建设用地规模的约束。 [s]08 规划修改[/s]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72号)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规划编制机关可以依法组织修改规划,报原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国家或者升级重大战略实施、重大政策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经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投资主管部门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 重大自然灾害抢险避灾、灾后恢复重建; 行政区划调整; 重要民生项目建设;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经规划实施评估,确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s]09 市县“多规合一”[/s] 201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支持市县推进“多规合一”,统一编制市县空间规划,逐步形成一个市县一个规划、一张蓝图。市县空间规划要统一土地分类标准,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和省级空间规划要求,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明确城镇建设区、工业区、农村居民点等的开发边界,以及耕地、林地、草原、河流、湖泊、湿地等的保护边界,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统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