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朱荣远:城市更新不止于空间
分类
(编号:4)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8-12-14 12:12:33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因为土地资源的难以为继,城市更新也成为深圳最重要的发展手段之一。城市更新直接改变空间形态,也引发社会方方面面的连锁反应。以下文字不说常规的空间功能更新,而是其它关联话题。 从政府的角度看,城市更新是系统地补强和建构具有更高文明的社会公共品(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难得机会;从市场的角度看,城市更新以改变空间实体,更直接、更现实地提质增值;从大众的角度看,城市更新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 当我们观察城市更新规划过程的时候,可以发现,没有哪一种规划方式,能够汇聚这么多具体的利益博弈和冲突;没有哪一次规划的过程,能够出现各种发自人内心的社会诉求的声音。这当中有个体利益,也有城市社会集体的期望,而这些自下而上的基层利益诉求,很自然地伴随着城市更新的全过程。启动任何一个更新项目,都像鸣响起跑的发令枪一般,激活了对城市未来混沌却美好的期望,事实上城市更新可以被解读为社会治理和建设的基层动员的方法。 在城市更新“运动”中,人们不只是关注更新引发的空间关系重组,关注更新实施的过程对重组社会关系的积极作用,还关注其提供更多社会公共品的可能性。当前中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政府、市场与民众之间的互信问题,人们迫切希望能够找到有助于建设有“中国梦”特色的现代社会的社会治理方式,城市更新“运动”似乎提供了一些回应这些问题的机会。城市更新可以扭合各种利益,如同使用强力粘合剂一样,将公共的、私有的、政府的和市场的诉求收集起来,以达成各方共识为前提,运用空间和社会组织的方法,技术性地将其粘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和社会秩序。从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共识逐渐走向社会(社区)建设共识,找寻共同的家园归属。我觉得,这有可能是一条能够为大家认同的共同治理社会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更新是参与广泛、积极地更新社会现状和建设共同家园相关的“社会运动”。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人们关注自身的权利和政府公权力的关系,关注城市公共服务的共权和社会公平、社区民生的关系,关注维护弱势人群在城市中居住的基本权益与房地产私权的关系,以及关注从利益个体自发性向社会集体性转变的可能途径等话题。这是一个形成社会多元利益共同体的过程。 城市更新从经济发展的初心开始,用时间和共同利益去磨合不同立场的利益冲突而达成共识,实现各种利益交换之后的城市功能空间平衡。由于城市更新涉及个体和集体利益,公众参与度高,在实施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协商、共识所建立的人间互信,不断扩大的集体共识所催生共同约定的规则,无不渗透出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契约、法治与合作的精神,而这正是推进基层民主发展和社会治理观念共识的基础。 记得当年深圳推行法定图则的时候,有人就说:“难道中国的社会变革,要从城市规划领域开始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城市规划的价值指向城市的未来,城市更新是规划未来的一种形式和方法,是一个包含政府、市场和社会大众的集体行为,并成为城市社会新形式、新内涵和新制度产生的条件。规划更(gèng)新的空间与规划更(gèng)新的社会同脉谐动,持久的城市更新“运动”在自觉地扮演着推进社会进步的角色,因此,城市更新其社会学层面的积极意义比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大和影响更久远。 城市更新渐渐没有了单方绝对的主导力量,多方共识形成的合力才能最终推进城市进行更新。城市更新需要大众参与,也需要理性的制度和应变的机制,深圳的城市更新“运动”正在从冲突、博弈的混沌中逐渐走向理性的秩序。深圳新近成立了“城市更新局”,这是深圳政府面对城市更新这场有影响“运动”的应变机制。设立“城市更新局”有利于引导每一个更新项目成为城市社会建设整体发展体系中的一部分,并让每一次城市更新行为或多或少地成为积极的社会改良和促进变革的动力。“城市更新局”是沟通、协商和有社会共识基础的规则和更新秩序的提供者。 那些涂画在墙上的“拆”字,是人们熟知的中国的城市更新“运动”的标志。希望这个“拆”字让人们联想的不只是GDP隐喻符号,也不只是市场财富增值的象征,而是要让这个符号可以传递出更多的民生、法治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希望。从现实深圳的更新项目实践中可以感受到,围绕着“拆”字的思考变的复杂和理性了,推进更新规划耗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而慢下来的城市更新规划过程,不仅可以让人们有时间把“拆”之后“建”什么想得更多,让人们有机会公平地发出各种诉求的声音,让各种利益的角力有充分的时间去博弈,还可以让人们有机会知晓兼顾、理解公平、从容妥协、互信合作,在契约和共赢中找到共识。我相信当下的社会治理需要理性民智的配合,开启民智不需要大道理,只需以人为本。眷顾社会民生就容易找到基本共识,善用城市更新过程的时空资源就可以发现达成共识的可能性。 当下的深圳城市更新“运动”正在持续、系统地更新着或局部或整体的经济格局、文化格局、城市公共服务格局和社会治理格局,更新着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我相信,城市更新能够更新空间,还能借机更新社会。 本文转发自微信公众号:城PLUS
朱荣远:城市更新不止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