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首提“历史城市”保护概念
分类
(编号:1208)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3-20 17:22:52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年)》(下称《规划》)已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实施。《规划》系统研究了扬州市历史文化价值,提出了名城保护原则、规划目标和框架,明确了城市整体格局和风貌保护要求,确定了历史城区、4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规划 确定历史城区范围和4个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明确,扬州历史城区保护范围为:东、南至古运河,西至二道河,北至北护城河,面积约5.09平方公里。确定东关街、仁丰里、湾子街和南河下等4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面积分别为32.47公顷、12.07公顷、32.50公顷、22.35公顷。 省政府在批复中要求:制定完善并全面落实相关措施,加大对市域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重点保护大运河等历史河道以及两岸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体现扬州城历史演变的城河水系、城墙遗址本体及其周边历史环境。 批复中还强调:要保护历史城区的空间特征,保持传统街巷、河道的空间形态与尺度,保护文昌阁、四望亭等标志性建筑物,严格控制新建建筑高度和视线走廊,延续南秀北雄相融合的传统建筑风格。
框架 “一带、四片、多点”
根据《规划》,扬州市域将形成“一带、四片、多点”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框架。 “一带”:为大运河(扬州段)。“四片”:为扬州片区、高邮片区、仪征片区和宝应片区。“多点”: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不可移动文物和各类历史建筑。 市区则以京杭大运河(中心城区段为古运河)为主脉,串联扬州历史城市,邵伯、湾头、瓜洲、大桥四个古镇和沿线众多文物景点,构成“一带、一城、四镇、多点”的市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总体框架。
亮点 首提
“历史城市”
保护概念
通过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实施的《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按照国家规范,在总结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法规性规划,不少先进理念在规划中得到体现。如过去老城和瘦西湖风景区是分开保护,新规划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保护。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唐城、宋三城、明清城是扬州三道古城轮廓线,《规划》首次提出“历史城市”的保护概念,延伸了之前三道古城轮廓线的内涵,旨在将隋唐以来扬州城的历史格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既凸显了扬州“不断演进形成的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名城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当今国际古城保护的最新理念。
重点 保护明清扬州城格局等
根据扬州城历史变迁和格局演变,确定基本以明清扬州城的范围为重点保护控制的历史城区,具体为古运河、二道河、北护城河以内的明清扬州城。 扬州历史城区为老城区(明清扬州城),保护的重点内容包括明清扬州城的城池格局、传统风貌、空间尺度及其相互依存的外围环境;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风貌街巷;古运河、护城河、小秦淮河等历史水系;历史园林、古树名木、古井、古桥梁等历史环境要素;个园、何园、朱自清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扬州玉雕、扬州剪纸等传统工艺、传统产业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城区
■保护范围:东、南至古运河,西至二道河,北至北护城河,面积约5.09平方公里 ■确定东关街、仁丰里、湾子街和南河下等4个历史文化街区
三个保护策略
《规划》确定了三个保护策略。一是整体保护的策略,即保护整体空间格局。二是差异化保护的策略,根据不同的区域特征划定保护区及控制区,明确保护要求。三是积极保护的策略,通过用地调整、交通组织、展示引领等措施实现有机更新,维护历史城市发展的整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