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城市设计试点工作:蚌埠,创新城市设计管理 引领城市特色塑造
分类
(编号:5)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8-11-30 11:11:32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蚌埠市自成为住建部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以来,紧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城市设计工作,从城市“整体、片区”不同尺度、“点、线、面”不同维度、“新城发展、老城更新”不同主题对城市特色风貌进行全方位塑造,取得了可喜成效。 [s]一、总体城市设计强化山水格局[/s] 围绕区域空间特色、历史文化、公众感知和标志要素等内容,梳理城市现状特色,提炼出“九龙入淮分南北,十山环城联楚吴”的城市空间特色定位;从城市空间骨架、城市山水骨架和城市人文骨架三条脉络展开,对城市主要界面、廊道、轴线、开敞空间、天际线、高层布点等内容进行设计,形成“双轴为枢、井字贯通、山水绕埠、五峰望城、七核联山、九龙入淮”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 [s]二、重点片区设计凸显地区风貌[/s] 在总体城市设计基础上,对应全市80个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选择其中20个作为重点城市设计管理单元,编制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完成《高铁新城综合发展规划及城市设计》《“三山一廊”周边地区空间发展战略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西部老工业区城市设计》,从区域联动的视角研究不同片区发展功能与产业定位,从城市更新的视角谋划建设步骤和开发重点,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引导土地有序建设和特色塑造,整合城市优质资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通过对高铁站、大学城、奥体中心等城市重大功能板块的改造,促进城市整体能级提升;对龙子湖、老虎山、淮上分中心和黑虎山周边等沿山滨水区域、传统中心、门户节点进行意象性城市设计,构建了蚌埠“山水十五景”和“都市十五景”,形成山水淮城的魅力名片。 [s]三、专项城市设计传承特色基因[/s] 一是围绕老城历史保护,编制完成《小南山-津浦大塘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宝兴面粉厂历史地段城市设计》,对老蚌埠重要历史节点的文脉、遗存进行系统发掘和梳理,有序引导老城更新改造和公共空间构建,再现和串联重要历史遗存场景,突出蚌埠作为近代著名老铁路城市、老工业城市的历史特色,提升老城传统空间历史文化品位; 二是围绕滨水景观建设,编制完成《滨湖新区城市设计》《市民广场景观设计》,构建政务中心主轴、城市中央公园、滨湖景观带,形成由新城中心至南侧西芦山的山城互望格局; 三是围绕交通景观提升,编制完成《东海大道与朝阳路交叉口及其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对城市重要道路节点门户形象和滨水临山界面进行塑造和把控。 [s]四、城市设计管理强化落实[/s] 不断加强城市设计与规划、建设、管理三环节衔接,编制完成《蚌埠市城市设计总则、导则》,围绕城市街区、街道、开放空间,将建筑、景观、色彩、绿化等多专项设计要求归纳凝练,构建由城市设计管控模式标准库、开放空间引导图、三维形态引导图、综合控制引导表组成的“一库两图一表”,实现城市风貌由图形化、感性化设计内容向条文化、理性化管理语言的转变,实现城市设计成果的“施工图”化;建立不同类型建筑负面清单,将影响蚌埠地域文化、地理、历史特色凸显的不良建筑案例筛选,构成负面清单建筑样本案例库,为日常管理操作提供参考,保障城市风貌建设不走样;按照“通则+图则”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建设要求,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通则,持续推进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全覆盖,将城市设计管控通用性要求纳入通则,将城市设计贯穿于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规划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