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表象还是统计数据,美国都已经从大繁荣期进入了大萧条期。当然,农村购买力不足,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和股票投机是这场大萧条的背后原有,但汽车文化却铺砌了一条走向“黑色星期二”股灾的道路。由于信贷宽松政策,工人超前的买汽车,并被信贷所绑架。
美国人不仅仅在为他们的“信贷宽松”买单,更要为汽车文化带来的开销和由其导致的生活成本买单。这些需要由增加税收买单的内容包括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治理等,以及城市蔓延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费用。
黑色星期二之后,悲观的情绪在蔓延。1300万失业工人排着队等待救济,纽约涌现了大量小摊小贩以维持生计。汽车工业也迅速下滑。到1932年密歇根的工厂关闭了一半,三分之一的汽车经销商倒闭了,短短一年时间汽车产业从业人员就下降了10万人,高失业率进一步恶化了小汽车的销售。
此时,美国已经从本世纪初的汽车萌芽时代,经过1920年代的汽车崇拜时代,进入了一种新的意识时代——汽车罪恶时代。债务亏空会改变这个国家队小汽车的态度么?
亨利福特没有犹豫,即使在经济最艰难的时刻,“我们认为,汽车产业,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必将是一个重要的财富生产工具。”一年后,他的Model A 工厂停产,失业工人们开始游行示威,并发生暴力冲突。
无处可去之路
即使这样,在经济不景气的现实下,对小汽车的幻想依旧存在。卡迪拉克提出了对高端小汽车的世界标准,普利茅斯宣传着它们廉价汽车的理念。在大萧条期的美国,等着领救济的队伍竟然和等着加油的队伍一样长,在黑色星期二后的八年里,美国的小汽车数量竟然还涨了300万。在如此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一半的小汽车拥有者,四分之一的美国,依然在偿还它们购买汽车的消费贷款。
就像威尔罗杰斯说的,美国是唯一一个开车小汽车回贫民区的国家。它们甚至开着车去领救济,或者从废弃零件垃圾堆里淘点零件组装自己的破车,他们开着破车载着家人和一堆破家用找房子找工作,他们到处找钱,不是为了买吃的就是为了买汽油。
时任总统胡佛继续通过修建道路和基础设施大坝等企图缓解失业,刺激美国经济,然而这些举措并没有缓解经济危机或者兑现他竞选时的口号。1932年的大选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击败了胡佛当选新一届总统,罗斯福新政即将走上舞台。

罗斯福背景资料
罗斯福新政和新理想
罗斯福新政和一系列改革开始了。在“第一个百日”中, “通过公共工程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岗位”这一议案被国会通过。1933年,联邦救济局向州和地方政府拨款5亿美金,向公共工程管理局(PWA)拨款30亿美金。几乎有超过一半的新增就业岗位由公路工程等基建类项目提供,新政中财政支出几乎与80%都用于了公路及基建项目上,罗斯福同胡佛一样,毫无顾忌的向公路项目上撒钱。从1930—1940年,美国的硬化公路里程数翻了一番,达到136.7万英里。罗斯福新政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的机动化,并且通过基建道路为美国工业产品的运输提供了大动脉。
新政在房地产方面的政策进一步加速了美国的郊区化。当时的房地产行业拥有大量的失业者,与此同时,由于失业率飙升,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房屋被取消赎回权。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1933年,新政发起成立了屋主贷款公司(Home Owners LoanCorporation),为25万份止赎抵押贷款进行再融资。1934年,新政通过《住房法》(Housing Act)并成立联邦房屋管理局(Federal HousingAdministration, FHA),降低了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为抵押贷款提供担保,并将标准房贷时间由5—8年延长至30年。这一决定性的住房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房地产业建筑业的发展,以及郊区地区的住宅销售。
抵押贷款计划对住宅价值的评估进行了排序,风险较小的白人社区价值最高,风险较高的城市中心区的衰落社区,拉丁裔美国人集聚区价值最低。于是,抵押贷款评估官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作着标记,这一经济价值估值导向的分类标记,开始刺激城市规划师们在飞地地区设计新的估值价值更高的花园社区。
新政规划师们将满腔的新城田园牧歌之梦植入了这三个绿带上的城镇,Greenhills,Cincinnati; Greendale, Milwaukee; Maryland, Washington。暨绿带建镇计划。

Greenhills

Greendale
根据花园社区的理念,这些新城镇被绿色开放空间包围,拥有步行可达的购物中心和住房,以及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在绿色的田野里尽情玩耍,父母可以在顺畅的公路上驾驶,这些新城镇就像是镶嵌在绿色森林中的宝石。是的,这些体验给曾生活在这里的4000多户居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是他们并不能成为一个理想的范式。因为这种城镇模型依然使工作和居住分离,而这种口号“你可以称你自己的家为花园之家”,仅仅是简单地带着乡愁开往更远的道路的尽头。
新政的另外一个重要改革举措就是1937年的《住房法》确定的大规模进行公共住房的建设,以此来缓解住房危机和增加就业岗位。但是大萧条期间建造的城市住房无论从使用规模还是配套设施都十分不完善。根据联邦住房管理局(FHA)关于67个城市的报告,十分之一的家庭没有独立卫生设施,四分之一的家庭没有独立洗浴设施,这些在五年内建设的超过2万5千个新单元兵营式的散布在被隔离的城市新区内。
在这些新政措施的叠加作用下,郊区的扩张加剧,城区的扩张停止甚至减少了。底特律郊区面积增长了25%,而城区只有3%;芝加哥的郊区面积增长了11%,而市中心只有1%!。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用“conurbanized”来描述东海岸的蔓延,“大都市”已经到来。
总体说来,罗斯福新政中“救济(Relief)”——拯救三分之一无家可归、衣不蔽体、营养不良的美国国民的计划,在住房方面,失败了。1934年和1937年的抵押贷款法案和公共住房法案在一定程度上将住房分散到更多更绿色的土地上,这些实践只是刺激了水平流动,促进了汽车的增多。通过这些公路等基础设施和分散的住房,罗斯福无疑推动了汽车工业的明天。
移动的“公园广场”
显然,新政的野心并不仅仅停留在一个基于基建的就业解决方案,也包括对美国大地景观与自然文化遗产的修复、艺术化建设与保护。
1933年,随着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公民保护军团(CCC)配合,雇佣了上千万的年轻人,在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内种植树木、清理海滩、修建大坝桥梁、消防塔及电话线,完成了许多保护性及建设性工作,这些被修复建设的公园点缀在美国地图上,并对国家公园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他的表兄弟西奥多罗斯福一样,富兰克林罗斯福也相信大自然救赎的力量。尽管高速公路的幽灵还在上空盘旋,罗斯福新政时代也为美国留下了一些在自然风景上流连忘返的非“实用主义纪念碑”的艺术作品。包括维农山纪念公路、阿帕拉契国家步道等。由Benton MacKaye 构思设计的阿帕拉契国家步道,全长2050英里,修建并完成于罗斯福新政时期,由阿巴拉契亚国家步道会议(由麦凯耶创办)、联邦机构及公民保护军团居等组织共同修建完成。它建设的初衷是让那些厌倦了工业化时期城市生活的人们有个世外桃源。这些新政时期的艺术作品在大萧条时期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大萧条时期抚慰人心并且提供就业岗位的步道
即使留下了这些刻于大自然的纪念碑,新政时期依然留下了美国规模最大的各类公共工程,并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雇用了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最终建成了7.8万座桥梁、65万英里长的道路、700英里长的飞机跑道。
1936年11月12日,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开通了。罗斯福在白宫内按下了“GO”信号钮,三列汽车疾驰飞过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六车道空中公路。自此之后,无数的乘客由渡船转为开车越过海湾。在匹兹堡,七百多座桥梁横跨峡谷,在阿巴拉契亚山区,8条隧道被挖掘,无数的城市为缓解交通流量推动公路的建设。
1940年,宾夕法尼亚收费高速公路开通,加州开通了第一条四车道封闭高速公路,一年后,“freeway”这个新词诞生。随着高速公路和各类基建的建设,地产业也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与高速公路的建设齐头并进。新的发展感觉就在眼前。

旧金山海湾大桥

佛罗里达跨海公路

罗伯特·F·肯尼迪大桥
大萧条十年的压抑似乎完全被遗忘了。美国人在大萧条的十年又买了4500万辆车,1937年一年就有不少于622万的美国人因为汽车产业找到工作。1939年,由联邦政府支持,收费公路与免费公路体系形成。无论贫穷与否,汽车似乎一直都是美国经济的驱动力。
流线型设计
在通过大型基建和公共工程创造就业的同时,在工程设计和工业设计领域,贝尔·盖迪斯与流线型设计横空出世。


作者认为这种流线型设计流派是在汽车文化和公路体系下,象征速度和效率的设计。
流线型设计在20 世纪30年代的美国风行一时,为1929年大萧条后的美国消费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美国设计师受空气动力学、速度、运动的研究的启发,开创了一种平滑、流线型美学,帮助人们树立了对未来社会的信心。
尽管从本质上来看,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流线型设计是一种形式主义设计,但是,流线型设计的魅力最重要的体现在它是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一种象征着人类希望和理想主义的设计潮流。
车轮上的明天
1939-40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上,通用汽车“futurma”站台成为最受欢迎的站台。净利润不断增长,有超过25万名员工和200万辆轿车卡车投入生产,通用汽车公司的前景就像展会的主题“明日的世界”一样广阔而无边无际。通用汽车借助展会的宣传拉动公众的支持,从而进一步推动公共财政对公路及基建工程的投入。


贝尔·盖迪斯设计的展台和模型
展台最吸人眼球的是贝尔·盖迪斯设计的“魔法高速公路”,超过500万的游客参与进来。这个装置就像由公路连接起来的机动车天堂一般,小汽车在装置上滑行,仿佛向着福特的“明日之路”驶去。罗斯福通过公路系统和基建工程向全世界分享着美国的魅力,盖迪斯也是游戏者之一。
是的,在公路上,美国人似乎又有希望去开拓找寻消失的新大陆。它再一次刺激着美国人的想象力和进取心——这些深入骨髓的美国性格。罗斯福及其新政把美国从经济与社会灾难的深渊里拉了出来,并对国家公园体系、公路体系的建设等产生里里程碑式的影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公路已经遍布美国的城市乡村、住房政策鼓励了美国的进一步蔓延,公共道路管理局的权利更加根深蒂固,它们像一台永动机,不停的拉着美国走在继续沥青化的道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