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高新区成立于东莞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凭借其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珠三角区域最具认同感的4A级景区;同时,在园区建设和创新集聚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华为、中集、大疆等创新领军企业,以及中子源科学大装置相继落户于此,这里已成为创新园区发展的典范。
新的时代机遇将面临新的发展抉择,作为东莞市的服务核心和创新核心,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下,松山湖地区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宜居、可持续、且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创新城区?如何成为能够代表中国粤港澳湾区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节点?

鸟瞰图
我们顺应城市发展的“进化观”,因势利导,认为松山湖下一站的发展将实现从“园区、景区”分离到“园区+景区+社区”融合的进化。通过对标案例寻找差距、挖掘现状研判需求,制定园区社区化、城区国际化、创新多元化三大进化方向,实现步行友好、生态宜居,设施便利、活力聚集,国际品质、多元包容,活力创新、对接全球的总体构想。

核心内容
鉴于松山湖南部滨湖地区现状条件复杂、生态本底敏感、产业创新集聚趋势明显等特征,我们摒弃了终极蓝图式的传统规划思路,以进化、提升、修补、顺势而为、“合”而不同、远近结合作为六大核心规划理念,不轻易改变基地的空间肌理和路网格局,用最小干预的手法,建立促进和激发创新创业的空间氛围,让创新无处不在、永不停歇。并通过系统策略与重点项目,优先化解近期问题,见微知著地实现规划愿景。
通过对松山湖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的差异化研究,以环湖统筹作为切入点,确定了南部滨湖地区未来的定位为国际交流窗口,新知识、新产品诞生地;职能包括基础研究、总部研发、国际交流、企业孵化等。以园镇融合作为落脚点,确定了“以研发为主要功能的核心圈+以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共享圈+以智造为主要功能的拓展圈”的圈层式结构。

总平面图
同时,我们也认为,本规划是面向近期需求的实操型城市设计,将重点关注城市供给侧创新,为城市、企业近期发展提供抓手。规划以重点项目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框架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近期修补计划作为核心抓手,更好地面向规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