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空间》39辑: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实践
随着《城乡规划法》、《物权法》等法律相继出台,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目前控规工作中编制与管理脱节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有的地方“编而不批”,有的地方“编而不用”。一方面规划管理过程中比较注重考虑局部建设项目对城市局部地区的影响,另一方面规划编制往往从城市宏观层面考虑城市整体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并由于难以即时掌握相关现状和行政审批信息,规划编制过于理想,忽视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如果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脱节、无序的状态不及时解决,必将严重影响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建设进程。针对目前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武汉市规划局在提出构建完善的规划体系、创新规划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了武汉市城乡规划管理用图的建设。
一、武汉市“一张图”的构建情况
1.“一张图”的主要概念及建设情况
武汉市城乡规划管理用图(以下简称“一张图”)是武汉市面临新城乡规划法带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为提高全市规划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一体化而建立的全市规划管理工作平台。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武汉市提出了“1+6+1”的规划编制体系,分别是以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线的法定主干规划,以交通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设计、地下空间规划为横向支撑体系的专项规划,以及基础研究和地方技术标准库。“一张图”的出现正是立足“1+6”的规划编制体系,以现状信息为基础,以控规层面的法定规划成果为核心,系统整合各领域规划成果,具备动态更新机制的信息共享管理平台,是规划行政许可的法定依据。
为了明确“一张图”法律地位,规范使用程序,武汉市规划局制定了《武汉市城乡规划管理用图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武汉市城乡规划管理用图使用细则》(以下简称“使用细则”)等多个管理文件,完善了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从行政规章和技术手段两方面保证了“一张图”的作用和地位,建立了良性增长的长效更新机制,保障“一张图”的建立、维护和使用。同时《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制图技术规范》和《武汉市城市设计总平面图制图规范》等技术规范也已制定完成,从源头上规范规划编制成果数据,提高“一张图”数据维护更新工作效率。
想要原稿请点击喜欢作者→打赏2元哦
打赏者可获得本篇文章的高清电子版,打赏后请在文章留言区留言(并留下您的邮箱地址),或电话联系我们。
随手转发,让更多小伙伴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