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018“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浦东分论坛在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内举行。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国内外专家学者、规划设计机构和居民代表共150人出席。
论坛开幕式由浦东新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局长关也彤主持,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杨联萍、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姚凯分别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主持论坛主题报告环节。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副局长杨联萍致辞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姚凯致辞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以空间重塑来提升城市品质,黄浦江滨江区域的规划建设因而备受瞩目。浦东滨江区域历史积淀深厚、空间特色鲜明,高化地区、新民洋区域、小陆家嘴区域、世博会地区、三林-前滩等,集中代表了工业化、开发开放、国际化和迈向全球城市等不同阶段的城市发展缩影,是上海标志性城市空间,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纽带。
2017年底,浦江东岸23公里公共空间全线贯通,“世界级滨水区”核心地带初具雏形。本次浦东分论坛以“重塑老码头、活力新街区”为主题,聚焦东岸重要节点之一、筒仓周边地区空间品质提升,从风貌保护、多元化发展、社区营造、色彩规划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
汉堡市住房与城市开发部原规划局局长约翰·瓦尔特以汉堡港口新城建设为例,介绍通过工业遗产再利用、多样化堤岸和建筑、丰富的水上活动、防洪等措施塑造魅力滨水空间。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沙永杰围绕亚洲主要发达城市当前城市更新举措和趋势,并结合伦敦金融城和纽约曼哈顿案例,为浦东城市发展转型和经济密度提升提供经验参考。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忠借鉴国际全球城市滨水区的演化规律,为上海“一江一河”滨水区品质提升支招,提出信息时代依靠科技赋能,塑造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空间载体。
分论坛还安排了2018“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获奖方案分享。来自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获奖者分别展示“记忆、艺术、生活”“空间解码”“健康活力”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案。
本次分论坛的成功举行,
为浦东滨江地区品质进一步
提升开拓了国际交流合作渠道,
也为规划方案落地实施拓展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