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城市观察站】是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为主建立的研究小组,旨在追踪世界前沿、推广国际经验,深入比较北京和其他国际大城市规划实践,为规划师和各级政府部门服务,关注领域涵盖城市规划所关注的所有方面。我们致力于: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推送+第一流的分析总结。期待与国内外同行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导 读
人在哪里聚集,哪里就有文化需求。火车站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和人流集聚的大型公共场所,文化关怀尤其重要,外来旅客在这里获得的第一印象可能主导他对整个城市的文化认知。继纽约中央火车站和京都火车站之后,本期内容我们来看看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如何彰显本土文化魅力,成为地区复兴引擎。
伦敦市内有多处火车站,其中国王十字车站(London King's Cross Railway Station)位于市中心北部,始建于1852年,曾经是繁荣的工业中心和货物集散转运中心。
然而,随着二十世纪工业经济逐步退出伦敦,该地区成为低收入人群密集、租金低、环境差的典型区域。
1998年John McAslan + Partners事务所(以下简称JMP)接受委托着手国王十字火车站改造研究。规划研究于2005年完成,火车站被定位为世界级交通枢纽、融合最新技术与维多利亚艺术的场所空间。2007年改造工程启动,2012年项目竣工并于伦敦奥运会前向公众开放。如今国王十字火车站不仅成为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周边区域整体开发的引擎。
01
古今交融的优美建筑空间
进出国王十字火车站的铁轨是南北走向,站台在东、候车和配套服务在西。改造工程采用建筑升级、翻新和场所营造等手法,对交通枢纽空间进行了重新梳理。
西楼是老车站的历史留存部分,改造后不仅亮化了被遮挡的砖石外立面,也修复了二战中被炸的北翼,并在其西侧新建了优雅的半圆拱形大厅。
西大厅是改造工程的最核心部分,由极具表现力的锥形中央漏斗状屋面辐射至周边的16根树状钢柱承重,高20米、面宽150米、面积7500平方米,是当时欧洲单体跨度最大的车站建筑。大厅南端通过国王十字广场与尤斯顿路相接,西南端与历史建筑大北方酒店Great Northern Hotel的弧形外立面搭接。
改造工程将主列车站台和市郊列车站台进行整合,为进出和通过车站的客流重新组织流畅的路线,乘客既可以从西大厅的地面层入口进入,经由西楼到达站台,也可从北翼夹层入口进入,经由新建的人行玻璃天桥到达各站台,从而加强了高峰期的车站运营能力。
同时,改造工程立足于绿色目标,将2500 平方米节能光伏阵列添加到修复后的主列车棚上,可替代10%的能源供应;新建雨水回收系统可满足30%的车站东区用水需求。
02
公共导向下的地区发展引擎
与国王十字火车站改造同期启动的还有其北部的国王十字中心区规划建设。国王十字中心区总面积 27公顷,改造前充斥着废弃的铁路专用线、市政设施、工业仓储建筑等,贫穷的艺术家、少数族裔等聚居于此,高犯罪率、低就业率和生活环境低劣等问题较为突出。
尽管如此,基于珍贵的土地和历史资源、交通枢纽带来的客流经济、与奥运场馆的地缘优势,伦敦发展规划战略将国王十字地区誉为五大发展机遇区之一,而火车站改造是整个地区更新复兴的引擎——
1
从空间织补的角度看
国王十字车站的西大厅建成后,不仅连接另一个交通枢纽圣潘克拉斯火车站的东侧入口,也成为向北侧摄政运河景观区域延伸的起点。
2
从社会环境修复的角度看
火车站现代建筑与历史遗存的友好对话增强了人们对本地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加上中心区强调公共导向、私人管理的空间创造与生长意识,文化导入功能水到渠成,在谷仓建筑群改造利用的吸引下,2011年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的4700名学生及1000多位工作人员进驻该区域。
目前,国王十字火车站及周边地区已经成为伦敦市区租金最高的区域之一,并吸引了谷歌、LV、环球唱片、《卫报》等公司相继把总部确定这里,经济结构也逐步向科技和创新产业转型。
03
魅力十足的文化艺术场所
在国王十字火车站,火车与地铁、公共汽车之间的换乘非常便捷,车站内配备了餐饮、日用品、药品、化妆品、文具、货币兑换等基本服务。
车站与西侧一墙之隔的圣潘克拉斯国际火车站完全互通,不仅可与之共享小汽车和自行车停车场,还可以在那里找到更多的艺术共鸣——大厅顶棚悬挂的各种艺术作品,拯救历史建筑的约翰·本杰明先生塑像,可随意演奏的钢琴,内存7500首歌曲的自动唱片点唱机,甚至还会经常遭遇慈善团体或社区的集会,新兴音乐家的演奏会,大牌时装表演等。
更为与众不同的是,国王十字火车站再现了J·K·罗琳女士在其作品《哈利波特》中描写的搭乘特快列车通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9?站台。站台雕塑可供人照相留念,还有主题商店可买到魔杖、分院帽、活点地图等年轻魔法师的装备,因此吸引了大批哈利波特迷和游客前来参观。
04
通力协作的交通枢纽典范
早在1980年代,英国铁路公司就计划与开发商合作对国王十字地区进行整体开发,但是遭到当地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强烈反对,不希望看到这里变成又一个被企业占据的金丝雀码头。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1992年肯顿区政府否决了铁路公司的规划。
1996 年海峡隧道铁路计划获批、英法海底隧道通车之后,紧邻国王十字的圣潘克拉斯车站确定成为欧洲之星列车的终点站。而铁路公司预测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国王十字车站的客流量将会大幅增长,因此直接促进了车站改造计划提上日程。
在这个总投资5.5亿英镑的改造项目中,铁网公司Network Rail作为业主, 一方面加强公司管理结构优化、统筹分工合作,另一方面集合JMP(建筑设计)、Stanton Williams(广场设计)等设计力量,在铁路公司内部商业团队的成本顾问指导下,请Tata Steel Projects公司承担了屋顶和平台更新及步行桥工程,请Arup公司承担了西楼和新大厅的施工建设。
国际间的通力协作完成了这个卓越的交通枢纽工程,它满足甚至超越了二十一世纪对综合性交通枢纽的空间需求。
纽约中央火车站、京都火车站和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他们分别处于世界不同经纬,所在城市的历史迥异、个性鲜明,但这三座铁路客运站的更新改造都具备共性特征——引入建筑技术创新、整合区域用地和景观环境、商服与文化交流活跃、多方分工合作,因而成为了超越交通枢纽功能、彰显本土文化魅力和制度精华的城市地标。
图片来源:archdaily、boldlygoingtraveler、NetworkRail 、WTJournal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