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嘉宾: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教授)
城乡规划致用之学,规划学科知识体系是长期学术积累的结果,同时也是因应社会需求而不断演进的产物。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是关系空间治理与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大事件,必然并且已经开始对城乡规划学科知识积累和体系演进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作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从属于城市工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同时需要保障并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城市规划要系统考虑土地利用与人居环境建设等众多方面,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等综合效益。
国家进行规划管理机构改革,组建自然资源部,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在自然资源部设置空间规划局,负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工作,显然这里的空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强调空间开发建设与整治保护的自然基础,同时综合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与传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给城乡规划发展提出了时代的要求。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乡规划理应自觉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在规划知识及其结构上进行明确、优化和完善,大致说来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大做强区域规划。目前国家区域空间规划最为薄弱,区域规划是空间规划体系中进行部门协调与区域协调合作一体化的关键领域,也是最有作为的空间。众所周知,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或焦点,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两者是主导和基础的关系,其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本质联系,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可以在区域规划领域中积极推进并落实,在此意义上说,“真正的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
第二,做精做细城市规划。城市是我国人口最大聚集地,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城市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的对象,城市是人们实现“安其居,乐其业”的梦想之地。城市规划是规划工作的传统领域,宜乎因势利导,进一步突出并强化社区规划观念,做精做细,保障“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第三,做优做美乡村规划。即使未来中国实现了城镇化,仍然将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要居住在广大乡村。乡村振兴对于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乡村规划是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工具。乡村规划也是传统城市规划中几乎空白的地带,做优做美乡村规划具有广阔空间,大有作为。
文字:武廷海
摄影:陆佳元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vip.126.com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官方网站:http://www..org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Email: @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