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演讲人:王树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
(本文为现场演讲摘录,未经演讲者本人审阅,详细内容请关注《》2018年第6期)
王树声教授的报告从中国具有优秀的城市规划传统、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的发掘与学习、中国城市规划历史智慧的现代意义等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城市规划的中国智慧和对指导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价值。
一、中国具有优秀的城市规划传统
报告指出,中国具有优秀的城市规划传统,有着区别于西方且极具中国智慧的规划原理和方法,对构建中国特色城市规划理论体系、指导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长久以来,在以西方语境为主导的现代规划体系冲击下,中国优秀城市规划传统的现代意义没有得到充分认知。在现行的规划教育中,也没有重视传统规划思想与方法的教学,未能真正传承中国城市规划的智慧。
为此,王教授的团队从2002年起开始进行对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的发掘与学习的研究工作。
二、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的发掘与学习
王教授的研究团队基于“回归中国历代规划人物力求解决的核心问题,认识历代规划人物如何在共同的山川空间中谋划营建”的基本研究理念,提出了“以‘人与环境关系’重要理念和重大创造为线索,以中国城市规划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重视地方城市的规划经验”的研究思路。
研究团队对中国古代有关于城市方面的史料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历时12年,完成了1400余座城市规划历史经验的挖掘整理,凝炼中国历代规划设计经验3700余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经验数据库”。全面证实了中国具有独特的城市规划体系,从山水、人文、历史、经济、科技、民族、生态、人物等十余个方面系统揭示了中国城市规划的现代价值。
三、中国城市规划历史智慧的现代意义
报告重点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城市规划历史智慧的现代意义:
1
结合自然山水的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首在寻找自然山水的秩序,人工建设是遵照呼应山水秩序而进行的。传统规划始于对山水环境的体察,重视规划者在山川实地中的直接感知。通过对自然山水“三形”的体察与寻胜,中国历代规划家在所处大地环境中寻找规划设计的秩序参照与空间坐标,进而将城市格局与山水“三形”进行统筹经营。总之,中国城市就是在统筹大形、外形、内形的过程中,把人工建设与自然山水紧密地关联在一起,形成整体。以这种理念规划的城市自然会“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2
城市人文空间规划
首先,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史,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空间的选址、布局和建设,形成了中国人文规划传统。城市的文化空间承载着城市的文化精神,这些养身心的自然和文化用地空间(古称“闲地”)在中国古代城市中往往占有较大比较。其次,中国规划秉持“人文优先”的原则,把事关城市历史与文化精神的重要人文空间要素,按照文化性、艺术性、整体性的原则组织,并与山水环境相融合,形成了“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这是中国城市规划的根基,也是中国城市规划光辉高明的传统。城市规划建设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就要在城市规划中恢复这一优秀传统,结合城市的新发展,创造新时代的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3
城市古迹保护与文化传承
中国规划重视将古迹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强调与历史的接续,强调人与古迹的关系,重视古迹背后文化意义的传承。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有一种普遍的历史传承意识,既重视古迹本身的维护,更重视发挥古迹的文化意义,实现古今人心的“相通”,体现了中国规划的“历史接续”思想。
4
经济繁盛时期的城市规划
历史上,经济的繁荣发展对原有人居秩序带来挑战,使城市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革化调试”、“富教并重”等中国式的应对智慧。
“革化调适”是指:新空间在旧空间基础上发展起来,新秩序是对旧秩序的继承与发展,形成古今交融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发展过程中,善于把握因循与革化的辩证关系,重视经济带来的空间发展与城市山水秩序、人文秩序和历史传承的关系,把貌似矛盾对立的问题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富教并重”是指:在城市因经济发展而富庶之后,规划仍有一种“人”的意识,不忘城市对人的化育功能。增长的新空间不仅是商业或者居住等功能空间,还有新的文化空间。
小结
在结合自然的中国城市规划、城市人文空间规划、城市山水人文格局构建、城市古迹保护与文化传承、经济繁盛时期的城市规划等方面,中国城市规划体现出人文优先、风景关联、历史接续、革化调适等鲜明特点。
最后,王教授指出,中国优秀的城市规划传统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规划教育。他向大家介绍了自2016年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开设《中国本土规划概论》,并结合本科四年级城市设计课所进行的规划教育探索和实践。实践表明,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本土规划意识和能力,培养起对中国本土规划的感情,才能自觉运用到规划设计实践中,中国规划继承和创新的使命才有希望。
文字整理:孙莹
摄影:陆佳元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vip.126.com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官方网站:http://www..org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Email: @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